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海底捞关闭门店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海底捞受到的冲击当然包括大环境的影响,不过自身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不断地被媒体揭示出来,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1

日前,海底捞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此次关停门店不裁员,将妥善安置涉及门店的员工及管理层。这条消息一公布很快就冲上了微博热搜,也说明人们对于海底捞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

此外,海底捞的官方微博还发布了“致关心海底捞的朋友”的一封信,表示部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源于2019年开始的快速扩张策略。资料数据显示,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此次海底捞将大约关停近1/5门店。在减掉即将关停的约300家之后,海底捞门店总数仍在1300家以上,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企业。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其实笔者所在的城市,此前也有过海底捞门店的迭代,有的位置的海底捞关闭了,也有的商超内新开了海底捞门店,从最初的火爆到如今的渐渐平淡,以前食客都要经过排队等候之后才能轮到。而如今一些商超内的一些烤肉、涮锅排队率,比海底捞多的比比皆是,可见食客的选择范围更大了。海底捞已经从昔日的紧俏开始步入了寻常节奏。食客选择的变化,无外乎有几种情况:一是质量下降了,二是价格上涨了,三是服务跟不上了。

食客的“挑剔”是因为可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爱吃火锅的食客都知道,目前的火锅品牌琳琅满目,越来越多的品牌滋生,各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家庭自助的火锅模式也悄然出现,人们可以购买半成品,回家自己涮锅,或者邀三五个好友一起大快朵颐都方便了许多。在疫情影响之下,这种家庭式的聚餐模式在一定范围内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对外出就餐无疑是一种挑战。

海底捞受到的冲击当然包括大环境的影响,不过自身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不断地被媒体揭示出来,比如被缺斤少两,食材不合格受到处罚等等。在资本市场的股价也一直向下,遭受了投资者的抛售,这都是引起海底捞“痛定思痛”变革的触发原因。从上市到如今,海底捞的市值蒸发了数千亿港元,市值缩水了巅峰期的四分之三之多,不可谓不惨烈。

在海底捞关闭门店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之后,我们看到网友的留言也直指海底捞存在的问题,诸如“菜品价格确实有点太猛了。”“店越开越多,不注重培训,新开的店环境差菜价越来越贵,分量越来越少。”如今,海底捞的翻台率是3.0次/天,而在2018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为5次/天,翻台率的持续下降是致使做出关店举措的关键所在。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第2张

如果说海底捞的门店扩张之快是得益于标准化和供应链的优势,不过或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优势如今已成为制约海底捞快速发展的一个屏障。因为食客会变得越来越“挑剔”,标准化会逐渐变得“平平无奇”,餐饮消费有着碎片化和随机化的特点,消费者更爱尝新、打卡网红店。事实上,一些网红店虽然不持久,但是翻牌率和排队率是非常高的,更主要的是,这种网红店如雨后春笋一般,经常是冒出一批又一批,收割了不小的流量。而且,一些新品牌的出现,也吸引了不少食客的关注和参与。

在扩张失速之后,海底捞的问题经常被暴露出来。今年10月,有顾客到店用餐,点了一份200克的`脆脆毛肚,可上菜后一称,只有138克。72元的毛肚,少了三分之一。一时间,质疑海底捞缺斤少两的声音乍起。11月,市场又爆出海底捞旗下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济路分公司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罚2万元。此外,海底捞还曝出更换牛肉粒等影响声誉的问题。这次自我革命,海底捞能不能扭转颓势,或许在关闭300家门店之后才能见成效吧?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2

火锅行业风口已过?

有投资者认为,海底捞翻台率数据下滑是疫情导致的。其实,除了疫情因素,也有火锅行业本身竞争激烈的原因。

同样经历疫情,另一家经营酸菜鱼的港股上市公司九毛九()业绩恢复比较明显,而同处火锅行业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捞还在泥潭中挣扎。

餐饮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和人力密集行业,成长性主要来自单店盈利模式复制。因此,营业利润率是综合反映营业状况的有效指标。在疫情前的2019年,九毛九和海底捞的营业利润率相当,分别为12.63%和11.74%。呷哺呷哺经营面临更多问题,营业利润率为9.58%。上述三家公司2020年上半年都经历了严重亏损,从2020年下半年起开始恢复盈利,但情况却出现分化。九毛九2020年营业利润率为7.04%,今年上半年恢复至疫前水平为13.94%。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营业利润率分别仅为2.57%和1.02%,远低于疫前水平。可见,海底捞今日的困局并不能全归结于疫情。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第3张

导致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经营越发困难的主要原因和行业竞争加剧有关。首先,火锅行业本身护城河很低,海底捞提供的极致服务并非无法复制。海底捞“火”了之后,在资本加持下已有多家火锅连锁品牌获得融资,各类新式火锅品牌层出不穷。巴奴毛肚火锅在极短时间内杀进中国火锅品牌三强;传统川渝火锅有同质化严重的倾向,而种类更丰富、花样更多的有料火锅渐渐崛起。虾吃虾涮是以虾为主的干锅,开创了虾火锅品类,迅速在全国打下千余家门店。粤式火锅捞王也已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面对新进者花样迭出的竞争,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传统火锅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另外,海底捞一直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也并不一定构成优势。海底捞的供应链主要依赖关联方,但关联方供货容易导致货源单一,对所购原材料质量没有同其他供应商作对比,如果供应商存在问题或产品质量变差,海底捞是否能及时发现并更换供应商?近期,海底捞陆续被曝出食品质量问题和食物缺斤少两的问题。快速增加门店显然也考验着海底捞的供应链体系和门店管理能力。

这次关店只是海底捞断腕自救的第一刀,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如何提高其门店和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才是这家火锅餐饮公司业绩能否回升的关键。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3

对于砍掉300家门店,海底捞的补充信息是——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且强调本公司不会裁员并会于本集团内妥善安顿该等门店的员工。

至少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海底捞对于未来依然是有信心的,宣布不裁员,也显示出自己的担当。

不过,在叠加疫情影响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海底捞未来是否还能够重回巅峰,确实不免要让人捏一把汗。

首先,资本市场的疑虑在加重。

据界面新闻,11月8日,海底捞以21.45港元/股开盘,截止发稿股价上涨9%。以开盘价计算,海底捞今年以来股价下跌66.5%,市值已蒸发2323亿港元。

其次,可能也是更重要的是,关店以及翻台率的下降,海底捞的盈利能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9650万元,而2019年上半年,即正常时期,净利润则为9.11亿元。

也就是说,在门店数量接近翻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却仅有2019上半年的十分之一左右。而考虑到今年下半年的疫情不确定因素,今年海底捞的全年净利润,能否超过去年,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重回巅峰,就是“妥善安顿”员工,也不敢让人太乐观。

另外,如果说海底捞在疫情之下选择逆势扩张,已被证明是“错误”的话,那么其对二三线城市的“抄底”,也同样暗藏风险。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第4张

截至到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在中国大陆一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287、593、611。可以看出,仅论门店数量,二三线城市已经是海底捞的主打市场。

这种布局除了对于二三线城市消费力的乐观,或也与避开存量竞争有关。毕竟,目前的新势力火锅品牌首先也主要是抢占一二线市场,走在前列的海底捞能够率先收割三线城市,也是个不错的打法。

但前提是,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真的有保障。

海底捞关店的原因有哪些 第5张

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已经降到107.3元 ,这是不是就与三线城市门店数量增加有关,让人联想。

与此同时,快速下沉,摊子铺大,管理链条延长,海底捞如何维护好品牌,如何确保人才供应,也同样带来新的挑战。

在回应中,海底捞也强调,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文化建设不足,这可能不是虚言。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