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养生常识 >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5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那么大家知道“伏”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想了解”伏“的意思,下面是关于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1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暑邪是中医的说法,在三伏天的时候需要做好避暑和防晒,避免被暑气所伤,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入伏吃什么好

吃饺子

有句俗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入伏这天吃饺子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入伏之后温度就比较高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让人觉得食欲欠缺,醋有开胃的作用,我们在吃饺子的时候一般都会蘸醋食用,会让人有胃口大开的感觉,而且饺子里面会包裹很多的食材,例如:猪肉、鸡蛋、菌菇等,食用饺子后有开胃解馋的作用,可以缓解暑天胃口不好的情况。

吃伏鸡

常言道: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在一些地方有入伏吃鸡肉的.传统饮食习惯,三伏期间温度高,身体中的津液流失快,身体能量消耗较快,此时需要适当的为身体补充营养,而鸡肉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入伏吃鸡肉可以为身体提高能量,生姜具有发散的作用,还可以祛除腥味,入伏炖鸡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生姜,发散体内寒气,防止秋发寒病。

吃伏羊

羊肉是常见食物,一般来说,羊肉制成羊肉汤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夏天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北方产羊,同时北方有在重大节日吃羊肉的传统,北方地区也有三伏天吃伏羊的饮食传统,所谓伏羊就是羊肉,当地人认为这个方法有“以热治热、发汗排毒”的作用。

吃火腿

火腿是江浙一带的特色食物,味道咸香可口,浙江也有入伏吃火腿的饮食习俗,火腿本身味鲜,食之不腻,入伏的时候胃口欠佳,在吃饭的时候吃一些火腿烧制的菜肴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功效,火腿中含有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素,入伏的时候吃一些可以补充营养,还能防暑祛病。

入伏的伏是什么意思2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