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尽管我们一直对经济危机这四字闭口不谈,绕到嘴边也要让它绕道而行,但我们的身体切实地感受到经济的冷风越来越大,好冷,好冷!下面看看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1

第一,远离泡沫产业,避免当炮灰。

危机爆发时,泡沫经济往往会第一个遭遇暴击。最典型的就是楼市和股市,它们的盘、已经成了危机爆发的象征。

以咱们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全可以把泡沫破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量让蛀虫们多承担损失、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样就能大大彰显咱们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无论怎么说,现在泡沫产业的危险系数很高,当然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会有人站出来忽悠接盘,咱老百姓最好躲远一点,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候当炮灰。

第二,热爱劳动,但是不要成为内卷的帮凶。

最近翻了不少谈论危机的大v文章,对他们的观点非常无语。

很多大v劝大伙不要瞎折腾,建议人们读读书、旅旅游,或者就在家歇两年,等危机过去了再出来大干一场。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咱们永远无法走出危机。

都在等,谁来扛?

他们的确是靠战争发家,但中间那几年,也是靠劳动扛过来的。

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差,资本趁火打劫,大家越忙越穷,这只会加剧危机。

工资降低,不敢消费;天天996,没时间消费……如果这些成了风气,消费将会大幅萎缩,危机只会雪上加霜,对国家对个人都没好处。

既要提倡劳动、又不能助长内卷风气,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光靠市场调节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时候,宏观调控能力越强的国家,就越占优势。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三,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优势,眼睛里不能容下沙子。

上文说了,制度成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这与制度无关,是人性决定的。一旦失去人民的监督,“人性”无限膨胀,后果就会不可收拾。

所以,眼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咱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遭遇危机,越是如此。

第四,要团结。

危机的最终解除,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克服了,一种是对手倒下了。

请记住一句话:人在历史面前是无比渺小的,对与错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我们说的不算,他们说的也不算,结果说了算。

等到危机过去了,答案自然会显示出来。所以,很多事情先不要急着下定论,咱需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摆正三观,勤恳劳动,努力工作,做好监督,团结一心。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2

一、减少开支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减少开支,以增加储蓄。

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根据近些年的数据统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月光族道路。甚至有很多人为了购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要去透支信用卡和借贷,你真的需要一个最新的苹果手机才能跟家人朋友聊天吗?仅仅是为了出行,真的有必要买一辆新车吗?如果有人觉得减少开支自己做不到,

我个人建议是可以试着把平时花钱之处都列下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房贷,水电等日常开支,剩下来都归到非日常开销里。每个月发了工资后立刻把够支付日常开支以外的钱都存起来,千万不要抱着到了月底剩多少存多少的想法,尽量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一些,克制一下买买买的冲动。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2张

二、现金为王

按照以往经济危机的规律,当危机真的来临之时,所有投资属性的资产全部下跌甚至腰斩。

金融危机大多时候是由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所以在金融危机前期一般情况下资产泡沫问题会比较严重,而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市场会出现大动荡,资产会从高溢价跌至低估值,为了避免股票、房地产与大宗商品期货等地去泡沫化带来的损失,这时就要及时套,以持现为主。

三、勿要盲目投资

绝大多数人的投资组合都是以下四种,储蓄账户、定期理财产品、股票和房产。

储蓄账户和定期理财产品没有什么好讲的,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这部分的钱是不需要担心的。

这些主要想说的就是股票和房产。

美股用了十年的时间,市值翻了4-5倍,而且中途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回撤,一次都没有。任何一个懂一点经济金融的朋友都应该明白,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是没有可持续性的。楼市也是同样的道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08年次贷危机时的价格了。要记住,市场上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东西。

现在不要再盲目投资了,唯一能保值的可能是一些硬通货了,这时候千万不要再幻想着靠股市和楼市大赚一笔了。

不要投资!不要投资!不要投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四、清除债务

减少债务,尤其是尽快偿还高利息的债务至关重要,因为一旦你陷入财务困境会越来越麻烦。越多的债务就意味着你面临越少的现金流压力。那么,怎么样的利息才算高呢?根据央行的基准利率呢?无论是一年以下1-5年的中长期贷款,还是五年以上的贷款呢?一般的利率都是5%以下,

如果你手头的贷款超过了这个基本的数值。像网贷呀,信用卡贷款呢,包括高利贷呀,这个利息滚下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尽早把这些钱还还掉,以减少自己的负担。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债务问题,无法偿还的话,请尽可能的和贷款方进行协商,能不能把利息减免或者再减免一部分的本金。

五、不要轻易辞职跳槽

在萧条来临时,最容易失去收入的就是工薪阶层,准确来说是处于公司金字塔最底部的人。这些人的工作通常都没有什么技术性,很容易被更廉价的劳动力所替代,所以如果你正处在这个尴尬的位置上,一定要努力学习,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不要轻易的离职,频繁的跳槽。经济危机来临,常常伴随着失业率提升,很多企业也不会扩大招聘,也就是说就业机会以及职业的上升渠道有可能变少了。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3张

现在读这篇文章的人,会分为两类,一类是维稳者,一类是敢于折腾的人。

如果你仅仅是一个维稳者,做好以上五点,能保证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可以自保,但也仅仅这样了。

但如果你想实现阶级跃迁,想利用金融危机实现财富的极大增长,还需要有胆量的做最后一步。

罗伯特·清崎说过,我很喜欢经济崩和金融危机。因为每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机才是我创富的最佳时期,每次正确的资产配置都是我在危机中赚到一辈子最多钱的时候。

现在的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有盲目投资,没有债务,反而还持有大量的现金,那等待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抄底了。

六、抄底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耐心等待,当你开始听到有很多人失业,被迫卖房还贷。当你发现房产中介全都消失了,当你认识的朋友都抱怨在股市里赔钱的时候,买入的时机就到了。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呢,都会带来非常强劲的复苏以及实现财富的再分配,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每个人的学识及胆识了。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3

1.寒冬将至小动物况且知道储备冬粮,我们更应如此来面对不可预知的意外。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有能力的尽量存下一点可以熬过这个寒冬的钱。没能力的人只好勒紧裤腰带,减少消费。

开源节流,现金为王!

cash is king!

有人担心现金会不会随着通膨变成废纸,不如换成资产保值。

历史证明,现金只有在货币环境一直处于连续扩张导致经济出现持续通胀时,才会贬成废纸,在经济滞涨期和衰退期,持有现金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两个时期通胀会持续下降,现金更值钱的通缩降临。

而当经济危机中风险资产暴跌的时候,现金会变成全世界最贵的资产。

2008年,牛逼的高盛也都快玩完了,要不是巴菲特几百亿美元的现金输血,高盛很可能都已经成为历史了。

而根据最新的季报显示,巴菲特旗下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了111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的高位。

其实,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不断增长,超过了前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高峰,从2016年开始则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2.打死也不要多消费

千万不要听信“经济危机应该多消费”的谎话,不管是哪个伟大砖家说的,都不要信。

许多当年的经济学家总想试图论证经济危机期间少储蓄,多消费就能共克时艰,一起抗过去。

这样不负责任的谬论,只能把你的处境变得更糟,成为他们经济学教条的牺牲品。

这个阶段,面子最不值钱,钱才值钱,没钱就是没钱,消费不起就是消费不起,爱谁谁。

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4张

3.降低你的投资风险偏好

凡是高息高回报的都一概拒绝,卖出各种企业债券、地方债券、国有债券,把存在小银行的钱取出来,换到四大国有银行里,把换美元的配额用完,在家准备些美元现金。

4.准备好一年的钱

准备好应急的钱,比如一年内不工作的生活保障钱要备足,同时再多备一份如果遭遇大病的钱。

保险一定要配置起来了,这种形势下,还裸奔,坤鹏论只能赞你是个英熊。

5.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在外面,跟狗和愤青客气点低调点,疫苗是假的,砍人是真的”,社会矛盾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加剧,没有思考力的普通人尽量不要参与社会运动,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不仅仅只是经济,它可能还是社会和政治上的。

6.人在职场,保住饭碗要紧

经济危机时,有份稳定发工资的工作是件幸福的事。

为了幸福,该装孙子就装孙子,装就要装个努力干活儿还很上进的好孙子。

不少企业开始降薪裁员,这个时候多理解理解比你还痛苦的老板,坦然接受降薪决定,和公司共患难,相比被裁掉,降薪说明你还有用。

更努力地工作,保持好心情好心态,专注工作,不传谣,不信谣,这时候是你凸显自己价值的最好时机。

既然投什么都不保险,不如投资自己,加紧学习,提升实力,保持职业危机感,多干些事,多会些技能,经济不好时,企业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不显山露水地主动承揽更多工作内容,减少可替代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更可以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成为“节约型人才”,减少被别人替代的机率。

经济危机时会有个特别奇怪的形象,外面大把的人找不到工作,企业还总是缺人,关键是优秀的人才太少,企业永远最缺的是良才,还有些企业会趁机挑选精兵强将,这时候,你可以看准时机,跳到更优秀的企业去。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