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健康资讯 > 高温天,警惕大脑“当机”

高温天,警惕大脑“当机”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到高温季节,各大医院门急诊总会迎来脑血管疾病就诊高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晓平教授介绍,目前中国的卒中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中感受到,尽管发病形势仍很严峻,但重症脑梗患者有所减少,卒中死亡率在下降,康复率在好转,这和我们国家这些年来积极普及健康教育,民众预防意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得到更好防治等因素应该是密切相关的。”

高温天,警惕大脑“当机”

夏季防控高血压还要警惕低血压

暑热天气时,人体为了散热,血管扩张,所需的供血量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喝水不足,导致血黏度增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王教授提醒,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是脑血管病的高危群体。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人认识到降血压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中老年人血压也不宜降得过低。

“我们最近接诊了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平时比较注重控制血压,结果当血压降到120/70mmHg的时候,就感到难受,开始胡言乱语。”王教授指出,夏天血管扩张,血压本来就是一年中比较低的时候,而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本就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调整用药,强求血压降到像年轻人一样的标准,结果就会使供血更加不足,出现头晕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低灌注性脑梗。

所以,中老年人虽然也要强调控制血压,但血压标准应该比年轻人适当放宽。高龄老人不必过于强调降血压。一般来说,成年人理想的血压参考标准是120/80mmHg,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140/90mmHg,高龄老年人,特别是有动脉硬化的,可以再放宽到150/90mmHg。另外,一年四季中夏季血压水平较低,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小中风当心大麻烦

“曾经有一位40多岁的公司老总,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说话口齿不清等症状,但由于症状很快消失,他就没有放在心上。之后拍过片子也没有发现病灶,因此他就麻痹大意了。但没想到几个月后就发生了卒中,差点没命。”王教授指出,对于这种一过性的卒中症状,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中风”,千万不可大意。

小中风,医学上一般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突然间口齿不清、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失去平衡力、视力模糊、昏厥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随后好转。但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就康复了。小中风也被称为中风先兆,大部分患者往往会在之后一段时期内发生大中风。因此,如果能够在发现小中风后及时干预,也就能够预防致命的卒中事件。

王教授还特别提醒,有时候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在CT、MRI摄片时不一定会显示出病灶,同样不能大意。只要是出现症状,不管有没有好转,都应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如果是卒中,可抓住溶栓的黄金时间段,如果是TIA,可以及时干预。条件好的医院还可以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同时根据需要安放支架。因为病情自行好转而拖延就诊,只会延误救治良机。

除了小中风,还有一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并不少见,那就是“腔梗”。一些老年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腔梗病灶,因此十分担心。实际上,由于现在3.0T核磁共振机器十分敏感,发现了很多以往未发现的、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病灶,临床观察发现,40~50岁之后,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病灶,因此不必太紧张。

当然,无论是卒中、小中风,还是腔梗患者,其实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血管是所有人都应该提倡的。王教授指出,中老年人尤其应该重视戒烟、戒酒、控血压、控血糖等。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降低卒中风险。阿司匹林是一类临床应用广泛的经典药物,但是也要注意,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服用。高尿酸、胃出血、阿司匹林过敏等情况下不宜服用,建议咨询医生是否可以长期服用,若不能,现在也有其他替代药物可供选择。

积极溶栓时应严格掌握禁忌证

医学界有一句话叫“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只有早期快速打通闭塞的脑血管,在脑组织坏死之前,及时恢复血液供给才有可能避免缺血性脑组织的坏死,从而减少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

目前,溶栓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黄金方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一旦突发卒中,应尽可能快到附近具有溶栓能力的医院进行急救。

王教授介绍,目前,发病在4.5小时之内的患者可以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该方法是将rt-PA注入静脉血管以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rt-PA是唯一一个具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适应证的药物。新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接受rt-PA治疗后的卒中患者将持续受益至少一年半。对于发病4.5~6小时以内的患者,就只能选择动脉溶栓,是将rt-PA由导管经动脉泵入,使溶栓药物直接释放到动脉内栓塞部位,同时动脉溶栓治疗还能通过导管对血栓进行取栓处理。

王教授强调,溶栓治疗除了需要“快”,尽早将患者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还应该注意严格掌握禁忌证。因为溶栓治疗尽管临床应用效果很好,但同样是有风险的。这方面的信息和风险需要医患双方共同了解、权衡利弊,在意外来临时能够尽快做出决定。

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适合溶栓治疗呢?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的禁忌证包括:

1.近3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

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10.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1.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7或PT>15S;

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ECT;TT或恰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等);

13.血糖<2.7mmol/L;

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除了上面的绝对禁忌,还有一些情况属于相对禁忌证,即并非绝对不能溶栓,需要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包括: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5.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

如果是3小时到4.5小时之间进行rtPA静脉溶栓,相对禁忌证还包括:

1.年龄>80岁;

2.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3.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值。

夏日炎炎应及时补水

夏季高温气候下,烈日暴晒,一旦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的自动调温功能就容易出现障碍,出现头晕、恶性、晕厥等症状。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中暑。严重者会引发高热,导致可致命的“热射病”。近日高温,已经有一些户外作业者不幸“中招”。王教授提醒,中暑是可以诱发卒中的,而且两者的症状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非医务工作者不一定能够区分。因此在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危险情况发生。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夏季由于出汗多,及时补充水分特别重要。王教授建议,根据出汗情况,夏季可能需要喝比平时更多一些的水,但要注意应少量多次,而不要等到口渴了再一次喝大量水。

由于高温胃口不佳,国人多偏爱口味酸甜的饮料。实际上,水就是最好的饮料。“凉白开”进入体内后最容易吸收,可以较快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等。如果实在不爱喝水,也可以喝一些茶水,在运动或出汗多的情况下,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矿物质和电解质。传统的绿豆汤等也是夏天比较好的解暑佳饮。

专家简介

王晓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科行政代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擅长脑血管病、头痛、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耳鸣与脑鸣,神经痛封闭,癫痫,睡眠、记忆障碍及等治疗。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下午

feifei

广告

孕育探秘
时尚女性
男人视觉
保健图库
身体探秘
医学纵览
病态视觉
美女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