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养生常识 >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也是大豆制品的发源地,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到了现在,豆制品基本是家家户户的必备食材,下面分享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的内容。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1

一、起源发展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把大豆(即菽)当作主要食粮。农民们不止一次唱到它:"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谷之。七月烹葵及寂"。古人不但将大豆当作主食,而且逐渐地研制了豆腐、做豉、制酱、生豆芽、榨油……,以及制作其他豆制品,这是对人类一大贡献。仅平常的豆腐一品,至今己风靡世界矣!

豆腐起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父封为淮南王,都寿春42年。刘安养方术之士千人,皆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其门客中,苏非、李尚、田由、晋昌、左吴等八人名气最大,号称"八公"。

八公终日陪刘安在寿春城北山炼求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刘安等在炼丹中,偶以石膏点豆浆,经过化学变化而成豆腐。典籍中对刘安发明豆腐有许多记述。记载刘安发明豆腐的典籍多达四五十种。

古老的历史遗迹是豆腐文化的考古依据。中国第二届豆腐文化节期间,在古城寿县召开“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参观寿县博物馆。看到了1965年4月出土于寿县茶庵乡瓦房村,庄队汉墓中的水磨。从出土文物来看,豆腐发明于汉代的时间、地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豆腐制作逐渐传遍了全中国。各地的劳动人民又不断根据地域特点加以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中国的豆腐文化。海峡两岸为光大豆腐的美食,弘扬民族文化,於1990年9月15日分别在北京和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并确定9月5日———豆腐发明人淮南王刘安的生日为中国豆腐文化节,每年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

二、营养价值

豆类加工成豆腐后,因制作时使用盐卤,从而增加了钙、镁等无机盐的含量,适合于缺钙患者食用。

豆制品是大豆经加工制成的,如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浆、豆腐脑、腐竹、豆芽菜等。因大豆经过加工,不仅蛋白质含量不减,而且还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同时,各种豆制品美味可口,促进食欲,豆芽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缺菜的冬春季节可起调剂作用。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而豆制品中却不含胆固醇。

因此,有人提倡肥胖、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多吃豆类和豆制品。对健康群体而言,营养来源单一是不可取的,豆制品可以做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也是大豆制品的发源地。有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豆腐的制作方法源于我国,现代的豆制品生产技术正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在实际的生产中不断的改进·提高·发展的结果,由于我国的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不同,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地方产品。

古人对豆腐的喜爱不亚于我们现代人。

著名宋代诗人王老者写的豆腐诗;朝朝只为磨为亲,推我边无大法。碾出一团真白玉,将归回向未来人。

宋代苏轼是豆腐的超级粉丝,他写的《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朗见和》中有:“煮豆腐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苏轼曾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

还有很多的.古人用的文采为豆腐写了一首首赞美的诗句,可以看出豆腐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第2张

我国的豆制品虽然有2千多年的历史,但生产技术的发展却极其缓慢,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大大部分地区的豆制品生产还是小型手工作坊,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大,所以才有了那就俗话“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豆制品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近些年来美国和日本的豆腐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目前随着国家对豆腐行业的大力扶持,中国现在的豆腐行业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随着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改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豆腐行业也能踏入世界一流行业。

豆制品是具有高营养的植物性食品,大豆含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蛋白质,比任何一种粮食的蛋白质含量都要高。豆制品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可以为人体提供很多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多吃高蛋白的东西对身体也很有帮助。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3

关于豆腐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淮南王刘安与八公的故事。

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名扬古今的八公山就在寿春城边。

刘安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在王府从事炼丹之事,他还把自己与道士的讨论汇编成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淮南子》一书。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刘安有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北山从此更名“八公山”。

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

自刘安发明豆腐之后,八公山方圆数十里的广大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有了豆腐自然会有豆腐菜。八公山人家,甭说一般家庭主妇,就是十四五岁的娃娃也能做出几样风味各异的豆腐菜。豆腐红遍全国,走向世界。

说起这段历史,唐代大和尚鉴真不得不提。天宝12年(公元754年),鉴真东渡日本,把制作豆腐的方法带到那里。据说,现在日本有的豆腐包装袋上还有“唐传豆腐干黄檗山御前淮南堂制”的字样。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第3张

到了宋代和明代,豆腐变得“雅”起来,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期间,亲自动手制作“东坡豆腐”。陆游在自编《渭南文集》中有豆腐菜的烹调。更有趣的是,清代大臣宋荦有一段康熙帝和豆腐的记载。当时,康熙南巡苏州,赐给大臣的礼物按惯例应该是金玉奇玩什么的,谁知破例赐了一道豆腐家常菜。

改革开放以后,八公山街头的“豆腐馆”比比皆是、远近闻名。不仅引得本地人常来过把瘾,合肥、蚌埠等相邻市县的人隔三岔五光顾“豆腐宴”,就连德国、英国、日本、荷兰、捷克、斯洛伐克、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也常常云集八公山下,品尝“寿桃豆腐”、“琵琶豆腐”、“葡萄豆腐”、“金钱豆腐”等400余款造型逼真、色彩纷呈、鲜美异常、风味独特的豆腐菜。

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在典籍中有许多记述,记载刘安发明豆腐的典籍达45种之多。现简述如下:

《辞源》载日: “以豆为之。造法,水浸磨浆,去渣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作有八首素食诗,其中的一首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豆腐为“淮南术”的。

元代吴瑞作的《日用本草》一书道: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此书记录食物540多种,分米、谷、菜、果、禽、虫等8类,是元朝一部专论食疗的代表作。

明朝以后,关于豆腐的记载逐渐增多,其主要有:叶子奇作的《草木子·杂制篇》,此书写道:“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方士之术也。"

苏平写的《咏豆腐》一诗曰: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引用《淮南子》、《淮南万毕术》、《淮南八公相鹤经》,对豆腐有详细的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