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下面来看看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1

《闹花灯》即《夫妻观灯》。

表现一对夫妻元宵观灯的情景。这是整理前的一种演唱本,有的本子夫妻逗趣部分还要多,但也显得更加繁杂。

人物:王小六 王 妻

[王小六上。

王小六(唱)三番二次到汉口,

驾只小船到苏州,

命里有来终须有,

命里无来莫强求。

去年看灯我为首,

今年玩灯我又带头。

有人问我名和姓,

名字叫做王小六,

不却①来在自家门口。

叫声老婆开门楼②!

(白)开门哪。

[王妻上。

王 妻(白)谁呀?

王小六(白)当家我回来了。

王 妻(白)妻子不得闲。

王小六(白)干什么呀?

王 妻(白)我在裹粽子。

王小六(白)肚子饿了,把两个我吃吃。

王 妻(白)嗳,小足之足啊。

王小六(白)哎呀,闻都闻不得。来不来呀?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王 妻(白)来了。

(唱)正月十五闹元宵,呀呀子哟,

火炮连天门前闹,

喂却喂却一喂却,

喂却我的冤家郎呀哈哈,

锣鼓闹嘈嘈呀哈呀。

奴在房里绣荷花,呀呀子哟,

看见蝎子墙上爬,

喂却喂却一喂却,

喂却我的冤家郎呀哈哈,

伸手去拿它呀哈呀。

蝎子咬了我的手,呀呀子哟,

又痒又痛又酸麻,

喂却喂却一喂却,

喂却我的冤家郎呀哈哈,

从后不拿它,呀哈呀。

花开花发什么花儿开?

王小六(唱)兰花儿开。

王 妻(唱)什么花儿香?

王小六(唱)百花儿香。

二人合(唱)兰花儿兰开。

百花儿百开,

相思调,调思相,

自演自唱自帮腔,

一哈郎当,呀哈郎当,

瓜子梅花响叮当,

喂却喂却一喂却,

喂却我的冤家郎呀哈哈,

九月里菊花黄。呀哈呀。

王 妻(唱)弯弯子纽,

王小六(唱)开门楼。

王 妻(唱)纽纽子弯,

王小六(唱)开门环。

王 妻(唱)用手开开门两扇,

却原是当家的转哪转回还。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2

黄梅戏剧种简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第2张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

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3

元宵闹花灯的由来传说

一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人们便组织起来打,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将人畜和财物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让百姓无辜受难,便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噩耗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燃放爆竹、焰火。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火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听后,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感激天帝之女的善良之心,为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点焰火,放爆竹,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闹花灯有什么寓意

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灯,是闹花灯;火,是放烟火。

黄梅戏闹花灯唱词 第3张

闹花灯是元宵节汉族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而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