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3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的语言与它所依赖的音乐美质相辅相成,从而形成黄梅戏剧本语言的 内在韵律美。下面来看看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1

“黄梅戏”,大家一定很熟悉。现在,黄梅戏以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今天,我算是初次看黄梅戏。首先是一个小品展现在我的面前。随后,今天的戏曲开始了。

故事是这样的:薛老爷的大夫人不会生小孩,薛老爷又娶了二夫人,二夫人很快便怀上了孩子,大夫人很是嫉妒。正好,薛老爷上京赶考,大夫人就想乘机虐待二夫人。老爷走后,大夫人将二夫人锁在磨房之中,天天叫她磨面粉。时不时还用鞭子抽打,有一次,大夫人打骂完后,又狠心地用力踢了一脚二夫人的肚子,疼得直叫唤。大夫人的贴身丫环红莲是个好人,很可怜二夫人。送走大夫人后,便急匆匆地赶去看二夫人。刚到门口,便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一个小生命在磨房里诞生了。二夫人生了个男孩儿!为了防止大夫人祸害小公子,二夫人狠了狠心,让红莲把小公子送走。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13年后,小公子继保长大了。薛老爷也当了官,准备接全家到京城。大夫人在三更天时放火烧了磨房,好在红莲事先把二夫人放走了。不久,出来寻母的继保与二夫人相认,大夫人被薛家赶了出去。5年过去了,继保高中状元。养父养母想与他相认,没想到,这继保只顾面子,不认人,把双亲害死,自己也遭到报应。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继保可能不会认养父养母,果然,被大家猜中了。忘恩负义的继保只顾自己的面子,什么别人回笑话,什么认了在朝庭上没有立足之地。还不都是借口,认了,百姓肯定说他是个好官,不认,反而会遭到别人的斥责,说他是个不孝之子。养父养母含辛茹苦地把他带大,怕他饿着,夜里冻着。顿顿给他吃好的,生怕他吃不饱,觉得不好吃......

总之,大家不要做向薛继保这样忘恩负义的小人,别人待你好,你也要待别人好。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2

黄梅戏传统戏的现实意义

望江县黄梅戏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在本届黄梅戏展演周上隆重上演的传统黄梅戏《张朝宗告漕》,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和传统黄梅戏的现实意义,深切地领悟到如何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精髓。

笔者以为,黄梅戏的发展和嬗变,不应仅局限其声腔和舞台表演形式上,而忽略甚至看轻其社会性的变化。黄梅戏萌芽和初期发展时期,还处在封建社会,政府大小官员骑压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强取豪夺,横征暴敛、胡作非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需要一扇这样的窗口。一方面,要发泄对这种黑暗现实的不满,寻找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就是要表达对这种黑暗现实的反抗。而显示这种精神最突出和最典型的剧目就是《李益卖女》和《张朝宗告漕》。前者通过破产农民李益因穷困而被迫“卖女”,反映了社会现实,后者通过张朝宗“告官”而表达了农民的“反抗”。正因为黄梅戏不畏天尊、不敬鬼神,大胆直面现实、揭露腐败、抨击黑暗,唤醒老百姓的心灵,而一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但民意和民心不可欺不可辱,黄梅戏仍然像开遍皖西南山间岭畔的蒲公英一样顽强地开放。这就是黄梅戏最宝贵的品质。正因为这样,在黄梅戏的“36本”传统大戏中,我最看重也最喜欢的就是《张朝宗告漕》。

在黄梅戏的“36本”传统大戏中,能够旗帜鲜明地把“反腐败”作为其创作主旨的,只能是也只是《张朝宗告漕》。这台戏其实就是“直面现实”的力作。它讲述的是,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的一个小米店的店主张朝宗,实在看不惯县里8大经承(官名)勾结县官,私自篡改“官称”和“官斗”,用大称入,小斗出的方式盘剥百姓、谋取暴利,即便是大荒之年仍然是毫不收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广济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张朝宗不顾家庭安危,为民请命,大胆告到县衙,被和经承沆瀣一气的县官判输,反而要他向8大经承摆酒赔罪。张朝宗不服,向黄州府上诉。但黄州知府在收了8大经承代表周克士的800两雪花银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比广济县令还要昏聩腐败,竟然将张朝宗打入大牢,并且还要押回广济县游街示众。在游街途中,张朝宗的儿子元公受父亲之托,决心替父到湖广总督府申冤。元公虽小,但凭着他的机智,终于撞进了总督衙门,成功上诉。在主持正义的总督的亲自督办下,候补知府孙文秀微服私访,查明真相,8大经承和广济县令、黄州知府都得到了应有的制裁。张朝宗平冤昭雪,一家人劫后重圆。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第2张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在传统的审美观中,有着骨子里的“大团圆”心理。正因为这样,在戏剧界长期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戏曲没有真正的“悲剧”。比如,被认为是“悲剧”典范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等因为其“大团圆”的结尾,都大大地消弱了其“悲剧”的力量。《张朝宗告漕》无疑是悲剧,但是其结尾却是“明丽”的,甚至是鼓舞人心的。同属黄梅戏经典的《乌金记》也有这样的“大团圆”式的`结束。是否因为这样的结束,就损害了其“悲剧”性。答案是否定的。这恰恰是中国戏曲对中国观众的了解。尤其是在黄梅戏的萌芽发展阶段,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如果心中没有一丝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是一天也生存不下去的。而这种希望和渴望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那么就只能通过舞台,通过虚拟的戏曲人物和事件,来达到这种目的。这也是传统戏曲审美的最大特色。

传统戏复排。除了剧本之外,关键的是演员的表演。在这里,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雄厚的演员阵容和他们朴实无华的表演风格。

饰演张朝宗的王文华一改过去英俊小生的形象,充分把握了张朝宗的正义感和信念感,不仅在戏曲动作上刻画张朝宗的“硬汉”性格,还通过浑然铿锵的唱腔塑造了鲜活的但又具有时代烙印的张朝宗的形象。如在游街路上悲愤满腔的那段唱:“忍羞愤游长街步履踉跄,抚刑伤昂起头高声言讲——我上公堂告贪官触动蛛网,因此上遭诬陷身入牢房。叹不尽冤屈事南门前往,想起了贼赃官怒满胸膛。广济县与周克士本是一党,黄州府收受贿赂昧了心肠。这一班衣冠禽兽窃居堂上,百姓们受欺压王法难张。”唱得酣畅淋漓,令人荡气回肠。饰演张朝宗妻子的童玲红是一位有前途和爆发力的好演员,其扮相俊美,唱腔圆润,既能演大家闺秀,又能演小家碧玉。这次,她在剧中演妻子,可以说,是“大青衣”的行当,从花旦到青衣,童玲红的角色转变非常自然,她饰演的“陈氏”从动作到行为,都深得青衣的堂奥。尤其是“劝夫”这段经典的唱段,她娓娓唱来,朴实自然,一气呵成,显示了一个成熟演员的功力。“听我夫这一言心中着恼,骂一声周克士真该挨刀。仗势欺人太霸道,无知儿女你也不饶。我本当让夫君去把贼告,怕的是告不准反把祸招。平心气我再把夫君劝告,夫哇!莫与官绅争低高。自古良言道得好,人在矮檐要弯腰。让人三分不为小,争强斗胜祸根苗。作恶自有天来报,何必引火把身烧。一个忍字造得好,心字头上一把刀。夫妻能忍白头偕老,儿女能忍父母不焦。兄弟能忍家财旺,妯娌能忍不分烧。亲戚能忍常来往,朋友能忍永相交。劝夫莫去把状告,夫君啊!得饶人处把人饶。”

何东饰演的周克士和杨菲饰演的小元公也引人注目。尤其是杨菲,这些年的进步非常明显。这次,她以女性饰演“娃娃生”,对于她是一种挑战。但她在剧中扮演的小元公机智、调皮、在懵懂中透出成熟,骨子里渗透出的正义感,都很恰到好处。把一个“子承父志,替父申冤”的少年形象演得既可爱而又可敬。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3

形容黄梅戏的诗词

西晚清文人王浣溪的观黄梅戏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90年)早春,葛大权率班来五河演出时,年仅20多岁,正值才华横溢之际,所扮小旦令五河观众为之倾倒。

难以数计的“高腔迷”们一改初衷成为“黄梅迷”,也征服了那些不看“花鼓淫戏”的文人、绅士们。

王浣溪尽情地欣赏着与古朴喧阗的高腔艺术风格迥异的黄梅戏,不禁诗情勃发,他结合社会,观照自身,浮想联翩,直抒胸臆,佳作连篇。

“观戏诗”共三组,第一组写观戏心得体会,诗中悟出许多深刻的道理,不乏哲理性佳句:《观戏有得》

一: 绝大文章游戏出,特翻往事做新闻

诙谐却有箴规意,只是旁观漫不分。

二: 说法由来必现身,当场情事本非真。

笑他到底痴迷者,未免观场是矮人。

三: 曲部风流斗巧妆,英雄儿女各分行。

诸君漫说登场好,总要回头看下场。

四: 富贵功名四十年,卢生有梦也徒然。

梨园曲似邯郸枕,一样收场绝可怜。

第二组诗是赠葛大权的。

作者真挚而细腻地描绘了伶人葛大权潇洒的扮相,精彩的表演,诱人的魅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赠伶人葛某》葛洪妙裔尽神仙,戏术偏工最少年;翩若惊鸿翔日下,皎如玉树立风前;可餐秀尽饥充腹,不散香宜坐比肩;听啭一声莺语罢,直教欢喜极人天。

《再赠二绝句》

一: 岂是当年葛玉贞,新词谱就更调筝;而今记得前身样,故把钗裙学女伶。

二: 才拭啼痕笑态宣,歌成又舞柘枝颠;旁观只怪痴憨甚,那识登场要达权。

第三组则是咏“葛大权班”所演的剧目,选10部大本戏,分别题咏:

一: 倚官作势已难宽,况把书生下等看;拼掷儒冠伸众愤,到头博得万民欢。

(注):作者此诗咏传统剧目《张朝宗告漕》(又名《告经承》、《告大漕》)。

看完黄梅戏的观后感 第3张

二: 一片冰心断不移,此身拼作女沙弥;镜分虽有团圆日,难煞墙头破镜时。

(注):作者此诗所咏剧目为《合镜缘》(又名《双合镜》、《月墙破镜》)。

三: 未识郎君面若何,是谁入室竟操戈;倘非牵绊书生出,怎得松枝施茑萝。

(注):此诗咏《乌金记》(又名《桐城奇案》)。

四: 小星得备亦良缘,云雨巫山梦不全;纵是金环能践约,那堪虚度十三年。

(注):此诗写《毛洪记》(又名《两世姻缘》)。

五:一塔珍珠暗定情,奇缘共羡小方清;登楼不说登科话,翻惹家人两泪倾。

(注):此诗写《珍珠塔》。

六:棍打鸳鸯太不情,一杯酒复困书生;葡萄渡口风波恶,那及官衙势更横。

(注):此诗写《葡萄渡》(又名《清官私访》、《清官册》)。

七:苟延残喘主人恩,翻肆谗言月下奔;到底罗巾能泄恨,不教东海郁冤魂。

(注):此诗写《罗帕记》。

两本头则分称《罗帕宝》、《三鼎甲》,总称《罗帕记》。

八:失之交臂奈伊何,却悔从前领略讹;抵死相思了无益,不如双去问阎罗。

(注):此诗写《山伯访友》。

老本分两本:《下天台》、《上天台》。

九:有身尚卖复何思,树下联姻事更奇;不借聘钱偏得妇,牛郎无比好便宜。

(注):此诗写《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

十: 割鸡本不用牛刀,贾祸谁知在羽毛;我自烹雉无怨恨,却令举室荷恩褒。

(注):作者此诗咏的是《鸡血记》(又称《磨坊记》)。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