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问题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人们对艾滋是不了解的,甚至是恐惧的。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1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随着艾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愈来愈多的社会心理问题开始出现,艾滋病恐惧症就是其中之一。

“医生好!前几天在旅馆的床头桌上,手碰到了疑似人体分泌物的液体,后来我赶紧去洗了个澡。洗过后,却发现脚背上有新抓伤的伤口……非常非常担心传染上艾滋病,我又不能将所有的行李都扔了,真烦恼、真害怕!我该怎么办?”

还有位年轻人在电话中咨询说他十多天前在超市买了条大裤衩,后发现裤衩裆部有一处黄色污迹。“这不会是有人故意沾上去的含HIV(艾滋病病毒)的液体吧!我脖子有条细小的划伤,与该裤衩混洗的衣服与脖子的划伤处接触会不会也有危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葛凤琴说,平时接听咨询热线,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的人群,有的人把“感染”过程说得神乎其神,有的人怀疑被感染的原因牵强附会,可以说对艾滋病的恐慌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葛凤琴说,不少人会对很多小概率事件或不可能事件,假想出“万一怎样”的情境,然后惶恐不安。有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后来发展到妄想状态,甚至表现出自杀倾向。其实过度恐慌本身也是病——艾滋病恐惧症。

什么是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葛凤琴说,是指那些反复多次地接受血清检测和临床评估,虽然结果呈阴性,但却一直坚信自己具有与引发艾滋病的病源——艾滋病病毒相关的感染症状的个体。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国内专家提出,恐艾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其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疾病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高危行为历史以及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虽然艾滋病毒相关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患者内心痛苦、反复求医。

专家表示,该病与患者本身脆弱、敏感的人格特质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密切。这部分人相对内向、胆小,怕丢面子、失去家庭,容易紧张和神经过敏,恐惧完全出于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强迫联想。

“预防恐艾症,洁身自好是关键,不碰一些高危行为,就不会惹病上身。”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性病临床防治室主任王千秋表示,对艾滋病认识存在误区是造成恐惧的原因之一。“有的人喜欢上网搜索,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一知半解,就容易引起恐慌。”其实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一般的消毒剂都能杀死该病毒,只要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就不必担心被感染。当然如果真发生过高危行为,还是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第2张

专家表示,有调查显示,恐艾者中超过半数的人有过婚外性行为或与从事性交易的人有过密切肢体接触。他们因此受到内心的'谴责,怕染病后会给家人带来灾难,也害怕社会的歧视,因而产生自身的罪恶感,这种矛盾冲突无法解脱,被压抑到内心深处,转化为对疾病的恐惧。

艾滋病病毒传播至少需同时具备3个条件:对方须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接触了艾滋病病人的体液,如血液、精液等;身体表面有伤口,这样病毒才可能入侵。需要强调的是,除满足以上3个条件外,构成传播还需要有一定的病毒数量、外来压力,这样才可能造成感染,皮肤伤口的一般触碰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葛凤琴说,恐艾者由于自身对健康的过分关注,或是因其特定的人格特质及相关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处于不安、焦虑中,导致他们对艾滋病类似症状非常敏感,如一旦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万念俱灰。实际上这些与HIV感染相类似的躯体症状,多半是因持续的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恐艾者错读为“艾滋病症状”。因此,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不应看症状,而是依靠检测。在感染“窗口期”(指虽然已经感染病毒但血液中查不出病毒抗体这段时间,通常小于一个月)过后,阴性的检测结果即可排除HIV感染。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2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问题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人们对艾滋是不了解的,甚至是恐惧的。那么,艾滋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的传染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可以在2-5年发病,最快在一年内发病,发病后将患多种严重疾病导致死亡。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艾滋病有三条传播途径:血液、性、母婴。其中,性接触传播是艾滋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中疾控发布数据:截止2020年底,中国艾滋病感染者105.3万人,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老年男性感染艾滋比例越来越高,其次为青年人群。其中,男同性行为者是最高风险群体。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第3张

通过数据提问:艾滋病为何会盯上老年人?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染艾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艾滋病在我国80年代才发现,很多老年人对此防护意识不足。中老年阶段,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很多人都不会往艾滋病毒方面考虑。

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很多老年人由于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导致对艾滋病的认知率很低,认为这个疾病只有年轻人才会发生,忽视了自己患病的风险。

另外老年人可能也不需要考虑避孕的问题,导致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也增加导致患病的几率。

私生活混乱。疾控中心数据表明,老年人多是婚外情发生的接触感染,还有部分是因为同性发生接触而感染。很多老年男性因为空巢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通过一些其他途径认识解除了异性,发生亲密行为,自己也感染上了艾滋病毒。

除此之外,老年群体劳动力丧失、收入减少,在进行消费时倾向于选择档次较低的场所和途径,这些因素都加重了HIV在该人群的传播。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第4张

针对艾滋病,国家有哪些相对应的政策?

1、对于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

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

3、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私分娩服务,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4、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就学,

5、国家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生产活动,不能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3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室副主任医师柏建芸提示,本市艾滋病疫情始终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低流行不代表低风险,市民日常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正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及时进行干预。

谈“艾”色变有误区

不少不了解艾滋病的人谈“艾”色变,对艾滋病有很多认识误区。比如,网传有人乘车时被针头扎伤感染艾滋病。实际上,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针头刺伤有感染风险,但是风险较低,感染概率在千分之三左右,一般发生在医务人员给艾滋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称为艾滋病职业暴露,通过及时消毒处置和服用药物能够阻断感染。普通市民不用恐慌,即使针头等处存在艾滋病病毒,在干燥的环境内也很快会死亡,历年监测中尚未遇到因此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发生。

还有人质疑,艾滋病感染者能生出健康的小孩吗?其实,艾滋病感染者是可以生出健康孩子的。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概率约为1/3。但已经怀孕的艾滋病患者可以在孕期及时用药控制病毒载量,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生产方式最好选择剖腹产,因为顺产的话胎儿通过产道时容易被传染,生产后不要母乳喂养。注意到这几点,婴儿被传染艾滋病的几率会非常低。

还有人疑惑,得了艾滋病就会死吗?虽然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也没有完全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但现有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可以很好地将艾滋病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控制在较低水平,所以,艾滋病也被称作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若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也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或自我感觉很健康。

恐艾不可取,知艾防艾,消除歧视! 第5张

怀疑感染怎么办

如果发生高危行为,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怎么办?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从外表上看与常人无异,没有特别的症状和表现。有的感染者在感染初期会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咽喉炎、腹泻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比较容易被忽略。要想确认是否感染,必须通过医学检测。“易约检”是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民搭建的HIV抗体咨询检测平台,检测过程和结果完全保密,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易约检”小程序,即可预约HIV抗体免费咨询检测服务。

检测主要分为专业机构检测和自行检测。本市各区疾控中心均设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提供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可以提供检测服务。开展艾滋病预防的社会组织小组也可提供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

如果不去专业机构,也可在药店、互联网上购买HIV检测试剂自行检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行检测者由于没有接受过培训,采集样本、检测过程和对结果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错误。自行检测阳性并不能确诊艾滋病感染,一定要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自行检测阴性,一般来说,提示没有艾滋病感染,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议在高危行为后3个月后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

此外,发生高危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能够减少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在服药前需要到市第二人民院定点门诊由医务人员评估感染风险和选择用药,一般服用一个月,同时需要定期随访检测。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