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1

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同日9时38分,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并分享近期科研成果进展。

网友纷纷留言,悼念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袁隆平精神学习交流会上,科学家们深情追忆与先生的过往

作为袁隆平的学生和助手,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邓华凤研究员追忆了恩师的崇高风范和治学精神。他说,袁隆平从1960年7月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开始杂交水稻探索,到2021年5月仙逝,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整整60余年,其人生历程就是一部杂交水稻发展史。

杂交水稻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即“三系法”“两系法”和超级杂交水稻,俗称杂交水稻的三大战役。他有幸跟随袁隆平参与了第二和第三大战役,从恩师身上学到很多,例如爱党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等等,真是受益匪浅。其中,恩师的创新精神对他影响最深,也引领着他从一位杂交水稻小兵成长为杂交水稻干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

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院士,在年轻时就认识袁隆平先生,并接受过他很多帮助。他说,袁先生一生为稻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奋斗,不仅为在中国土地上践行着消除饥饿的誓言,更为世界粮食供给播撒智慧。而袁先生对农业研究后辈的谆谆教诲,让许多人终身受益。为此,钱院士讲了个小故事:4年前,袁先生问他最近在干什么,自己笑着说很累、干不动了。袁先生问他多大年龄,他说55岁,袁先生说:“人到55,犹如出山虎!”听罢备受鼓舞的钱院士,当即请袁先生把这句话写在了纸上。至今,这张纸条仍放在他的书房里。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第2张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院士,一边回忆和描述劣年着5月24日那天,大人们带着孩子,老百姓自发地参加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的场景,一边感叹在中国已经很难见到这么一种现象了。袁先生为什么值得我们报前将这么去怀念和尊敬?胡院士说,因为袁先生是科学家精神最好的践行者,值得好好学习。特别是他能够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顶住压力发明杂交水稻,并且做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这对于年轻的一代科研人员来说成参批意义非常重大。

87岁高龄的戴景瑞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由于工作原因且有共同语言,他曾与袁隆平交往了50多年。在戴院士看来,袁隆平的贡献有四点:一是无私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袁先生把他发现的雄性不育的材料分发给全国的水稻育种很多单位,组成全国大协作的攻关团队;二是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袁先生不但在产量上不断攻克难关,而且在杂交稻的品质上也不断有所改进;三是让杂交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四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袁先生躬身实践,以田野为家、以水稻为伴,终生为水稻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2

11月15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在悲伤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学生等前来送别。

同日9点38分,由湖南省农科院主办袁隆平院士追思礼,展开对老先生的深情怀念,及近期科研成果进展的分享。

【家人:他走得很安详,是笑着走的】

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九派新闻记者联系袁隆平的一位秘书,其称今年早些时候袁老在三亚摔过一跤,后转到长沙治疗。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袁隆平离世前,家人在病床前不断唱着袁老喜欢听的歌,家人唱《我的祖国》时,他血压和心率一度回升。

家人说,“他走得很安详,是笑着走的”。

5月24日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第3张

【翻译忆袁隆平:在食堂贴“浪费粮食可耻”】

据九派新闻此前报道,11年前起,翁瑶就给袁隆平做过英语翻译,想起和袁先生共事的那段时光,不由得悲从中来。

翁瑶记得,在隆平高科工作的时候,因为食堂的饭菜很好吃,所以他们都会多打点,想多吃点,但往往会吃不完,就只能倒掉。

有一次,她看到袁隆平在食堂的垃圾桶上贴了一张纸,她走过去一看,纸条上面写着六个字:浪费粮食可耻。是袁隆平亲自写的。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像袁隆平等经历过饿肚子的老一辈,他们对食物的感情和他们年轻人是很不相同的。

翁瑶记得,前年她还在超市遇见过袁隆平,那个时候他正在看稻米的价钱。

她想起来在网上看到别人说,袁隆平很喜欢去超市看水稻的价钱,看到价钱比较低,他就会很高兴。

想起在超市遇到袁隆平的这一幕,翁瑶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位老人和水稻之间的牵绊。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3

追忆千里稻香,致敬不朽丰碑。今天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于泥土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上。在悲伤和思念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学生等前来送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出席仪式。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第4张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 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0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今日安葬在长沙 第5张

今年5月22日,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传奇始于大地,论文写在大地,更多的丰收将回馈大地。袁老,您放心,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一定会让它成为现实。

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