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7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如何测体温是生活常识,我们必须掌握,有人说测体温三分钟便可以,有人说需要五分钟,那到底是需要多少分钟呢,关于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这个问题,小编特意写了篇文章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1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

测体温腋的正确方法

1、将腋下汗液擦干,如腋下皮肤有破损或伤口,应更换另一侧测试。

2 、检查体温计的水银应在三十五度以下。

3、将已消毒或清洗过的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并夹紧,水银部分不能暴露在外,测试时间5-10分钟后取出。

4、读出体温计的度数并同时按要求做好记录。

5、读后要及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甩至三十五度以下。

6、人体正常腋温在36.5度左右,一天24小时体温会有一定波动,一般早晨体温偏低,身体如有不适体温一般都会升高。

7、人体体温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差异不会很大。

8、应避免在喝完热水,进餐,吃冷饮,沐浴,剧烈运动后及情绪激动时测量体温,应休息半小时后再进行测量。

测体温的其他方法

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3分钟后取出,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摄氏度。

2、肛门测量法一般多用于儿童,方法将涂有开塞露的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3~4厘米。3分钟后取出,正常肛门体温为36.5~37.7摄氏度。

测体温腋下几分钟以上就是小编做的详细介绍大家弄明白了吗,其实是3-10分钟都对,别管几分钟主要看结果,只要没有高烧或者低烧,就说明我们身体基本没有什么问题,那么这测试几分钟还是问题吗,以后大家就没必要为这个问题纠结了。

测体温腋下需要几分钟2

不同部位体温值不同

测量体温时,可以测量腋下、口腔或直肠,不同的部位,正常的体温值范围也会不同。

1、不同部位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

腋窝体温范围:36.0℃-37.4℃;

直肠体温范围:36.9℃-37.9℃。

2、不同部位体温测量方法

腋下测温法: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将水银头放在腋窝中间,用手臂把温度计夹住。如腋下有汗要擦干,5分钟后取出体温表查看。

口腔测温法:测温前先对口表消毒,将水银端斜放于舌下。让孩子放松,闭口用鼻呼吸,注意不要用牙咬体温计,不要说话,3分钟后取出,查看读数。

肛门测温法:肛门测温要使用肛表。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头上抹一点石蜡油或食用油,让孩子侧躺在膝上,将表从肛门轻轻插入2-2.5cm,3分钟后拿出,用纸巾擦干净,看体温。

颈部测温法:在孩子熟睡时将体温计放在脖子下面,紧贴皮肤,轻轻夹住,如有汗液要先擦干,过5分钟检视体温。

红外测温法:采用红外感温技术,无需接触就可快速测得体温,一般是测耳道或额头,操作非常方便。

提醒一下,5岁以下的.孩子,不推荐测量口腔和直肠温度,因为孩子太小,体温计放在嘴里易被咬破,不仅会扎伤孩子,泄露的水银对孩子伤害也非常大;测直肠温度时,用力的轻重及插入的深浅都不好掌握,也比较危险。

如何选择体温计

给宝宝量体温,安全和准确最重要,因此选择一款适合的体温计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体温计主要有水银、电子、红外线等几种类型,家长该如何选择?

1、玻璃水银体温计

我们平常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传统的就是玻璃水银体温计。有专家表示,玻璃水银体温计是测量最准确的。玻璃水银体温计既可以测腋下体温,也可以用来测量口腔和直肠内的温度,如果是用来测量口腔或直肠温度,要做到给孩子专表专用,且使用前后要用酒精消毒。

2、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使用非常方便,但需要经常进行校准。建议家长掌握好用这种体温计量出的基础体温,比如,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5℃,但用电子体温计基础体温变成了37℃,那么只要宝宝不超过这个温度就是正常的。

3、红外线体温仪

红外线体温计有耳温仪和额温仪两种。红外线耳温仪与电子体温计类似,只不过测量的是耳道温度,超过37摄氏度算发烧。额温仪是测量额头的温度,从理论上来说,也是超过37摄氏度算发烧,但额头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很大,比如冬天刚从外面回来,测额头的温度肯定很低,夏天刚在阳光下做完运动,额温肯定会比较高。

4、额头体温贴

额头体温贴属于化学标点测温计,直接贴在宝宝额头上,1分钟左右就能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出体温变化。但这种体温计不能显示准确温度,只能提供一个大概范围。

正确地给宝宝测量体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体温计,再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体温有一点点高,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可采用物理方式降温,过1-2个小时再次测量体温,并且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其它相关疾病症状,如有恶化则应及时就医。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