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对于孩子来说在家暴的环境中,那么生活就如同生活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一样,家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以下了解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1

1、自卑,会觉得不如别人,自闭,不敢给别人交流,心里会有阴影,会对暴力很害怕,恐慌。

2、因环境影响,在家暴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受父母的影响,长大之后也会变得家暴,三言两语就会动手打人。

3、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子,可能会害怕组建家庭,因为对生活已经没有太大的信心以及希望,对未来充满恐惧。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父母应如何和孩子相处

1、教育批评孩子要得法,作为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不同年龄批评方式不同,要学会掌握技巧。

2、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必有小冲突,但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情绪,一时冲动之下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

3、注意场合,家长批评教育孩子不应在公共场所、不应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2

经常被家暴的女孩性格

一、性格懦弱、逆来顺受的女人

这种女人在婚姻里多习惯忍气吞声,遇事不敢反抗,也许母亲、姐姐或其他挚爱亲人有受男性家暴的经历。让她选择凡事忍耐、希望以自己的隐忍来息事宁人,从而让自己免受家暴。

二、过多顾忌的女人

两害相权取其轻,有些家暴男人只是情绪化的激烈行为。但其他时候,总还会对自己的老婆关爱有加。但是,女人若是敢于反抗——那结果,恐怕更加不堪设想。他会变本加厉,不达目的死不罢休。女人只是忍受,他得到发泄之后就会自动收手。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第2张

三、心太软的女人

因为女人的心太软,所以说就会对男人的家暴不反抗。当女人遇到家暴的时候,女人本来想要反抗,但是男人一求饶女人又心软了,所以男人知道女人这种性格,反复对女人进行家暴。

四、性格倔强、死心眼儿的女人

这种女人面对盛怒的男人不懂得做暂时让步会让自己少吃亏,不懂得如何化解矛盾、给男人熄火,反而会得理不饶人据理力争、咄咄逼人,企图争个是非里表;或没理也找三分,强盗逻辑,胡搅蛮缠,进一步激怒他。所谓没眼力见,不懂变通。

五、心理弱势

“柔弱风条低拂首。”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诗句描写女子的柔弱。女子天生柔弱,本来是一种独特的美。然而,在现代家庭中,也成为她们被暴力的主要因素。

很多男人觉得家暴对女人有效果,会凸显他的地位。而且很多女人就是依附丈夫,并且对于他的家暴行为很畏惧。

如果女人被家暴了,一定要记得反抗,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万一等哪天男人对你进行了更加严重的、伤害,那时候再反抗就晚了。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3

一半多家长对孩子缺乏尊重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有不少已为人父母。去年,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在对他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调查中,承认“经常打骂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有5、94%;承认“偶尔会打骂孩子,孩子气得你没办法”的高达48、51%;表示“从不打骂孩子,打骂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也是违法的”有36、63%;选择“其他”的占8、91%。

调查显示,有一半多家长的儿童权力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采取打骂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

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说,如今家长所受各方面的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值的增加以及新时期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一些家庭中打骂现象变成暴力事件并不断升级。这不仅给孩子带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伤害,也是孩子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诱因。

强迫孩子上辅导班也是家暴

济南建新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玉珍认为,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你真让我丢人”等话语,从不赞扬孩子,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常目睹家庭成员间的暴力,都会使儿童丧失自信,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我不理孩子,或者说他两句,这也是家庭暴力?”市民李女士说,之前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第3张

对此,马玉珍认为,各种类型的责骂、威胁、恐吓或嘲笑,又称“冷暴力”,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身体上的明显创伤,但很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妨碍儿童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比如,家长强迫孩子上辅导班,就是冷暴力的一种形式。”

打孩子一巴掌也违法?

“打孩子是为了他好。”在记者随机调查的30名家长中,有21名被调查者认为,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别人没有权利干涉。“我打孩子一巴掌,也是家庭暴力吗?难道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济南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兆祥指出,判断家长是否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要看造成的影响是否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他说,一般情况下,经常性地对家庭成员的身心造成伤害的不法行为即构成家庭暴力。如果是偶尔打骂,但造成了严重后果,同样构成家庭暴力。

孙兆祥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父母虐待子女,并未对家庭暴力作出具体规定。除非把孩子打伤、致残等,触犯了刑法,父母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暴力也会被“继承”

济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龚晓洁说,孩子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遭受家庭暴力,往往都会接受并使用暴力。这是一种“暴力循环”现象。

她说,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还会让孩子误认为,使用暴力手段就能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当孩子做父母时,有可能把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用在下一代子女身上。

龚晓洁还认为,在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年龄较大的孩子则以流浪的方式逃避家庭暴力。

许多受暴者不但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有些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孩性格特点 第4张

山东心理咨询网咨询师杨忠斌说,因遭受家庭暴力患上心理疾病的儿童,他每年都会接诊数十例。“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他说。

今年9月,市民赵女士带着9岁的儿子来做心理治疗。赵女士说,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尤其喜欢画画。可从去年年底开始,儿子性格大变。“现在他几乎不和我说话,表情也很木然。”她说。

详细了解情况后,杨忠斌发现,赵女士和丈夫常常吵架,有时还会大打出手。起初,孩子还因为害怕哭闹,慢慢地就不再说话了。“家长间的暴力行为间接地影响了孩子,导致他患上自闭症。”杨忠斌说,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儿童,由于受到长期的惊吓,他们经常会做噩梦,有自闭情绪。有的还离家出走、辍学,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非暴力方式家庭教育培训手册》将出版

为了让更多家长学会非暴力教育子女的方式,近日,广东省妇联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制作出一本《非暴力方式家庭教育培训手册》,即将面向社会发行。

据了解,夫妻怄气时,把孩子当作要挟对方的工具,吵架时不知道要避开孩子……这些行为都是对儿童的虐待。目前,已有两批广东家长参加了该培训的“预实验”,其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