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5.3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生物群落实一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群落的多样性决定稳定性,同时也代表一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下面和大家分享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1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群落的多样性有关。

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维持物种互相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能力,以及在受到扰动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4个含义: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群落的稳定性具有两层含义:群落的抗干扰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群落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平衡态的能力,即恢复力稳定性。对于群落的稳定性,有平衡说(equilibrium)和非平衡说(non-equilibrium)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物种处于一种稳定状态,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体,导致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在稳定状态下物种组成和各种群数量都变化不大;群落实际上出现变化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即干扰所引起。后者认为,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其重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即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髙的物种多样性;干扰过于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多样性较低;干扰间隔期过长,演替发展到顶极,多样性又降低; 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一个群落有很多物种,而且每个种的个体比较均匀地分布时,物种之间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这样群落对于环境的变化或来自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得到较大的缓冲。另外,多样性高的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群落内部的能量流动的途径更多一些,如果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堵塞不通时,可能有其他路线予以补偿。因此,多样性髙的群落相对比较稳定。反之,若物种数目少,各个种的相对丰度又不均匀,则群落的多样性就较低,其稳定性也相对较差。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2

为什么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也就是抵受外来破坏,保持原状的能力。简单来说一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强。也就是说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首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回复力的稳定性.

本题侧重谈抵抗力的稳定性,因为生态系统越复杂,被破坏后就越难恢复,即恢复力的稳定性越低,所以不计入考虑.

抵抗力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对破坏作用的承受能力,它直接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因为对于任意的生态系统而言,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所含捕食链、腐生链、寄生链等关系错综复杂,那就是说,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甚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越复杂.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第2张

这样,当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之间传递时,这一条条能量传递链就不会因为少数物种的突然损失或者强大灾害的介入而断裂,随之而来的,食物网顶层的消费者们从不只一条途径获得了能源,它们中间的初级、次极消费者反而会因为竞争压力的减少或因得到新的生境而迅猛发展,转而填补由被淘汰者空出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并扩展出新的生态系统来.

同时,当灾害或打击降临到一个生态系统中时,接受这种损失的将是整个生态系统而不是孤独的几种生物,虽然彼此的紧密联系会导致生态系统在毁灭性灾难来临时彻底毁灭,但上亿年以来这种大灭绝一共只发生了六次,进化的趋势使整个生物界最终选择了这种互利互惠的方式来使他们的DNA能更适合环境的生存下去.就像一捆筷子远比一根筷子南折断大道理一样,生态系统用这种方法将损失最小化,甚至化为可以被系统自身吸纳的能量,就像南美亚马孙河口的热带雨林那样.

综上,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就具有越强的稳定性.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3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特征有关,而且与外界干扰的强度和特征有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要强调其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状态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要强调其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破坏”是指受外界因素影响使生态系统较远地偏离了原来的稳定范围;“恢复”是指外界因素消除后,生态系统重新建立稳定状态。

以往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但是,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在热带雨林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可能这种分析本身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feedback)来完成的。反馈又分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两种。负反馈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保证了生态系统可以达到一定的稳态。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

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而在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要比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省! 简单的归纳为环境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1)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2)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第3张

(3)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人的作用很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4)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以浮游植物为主,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5)淡水生态系统

特点:浅水区以挺水、浮水植物为主,深水区分布大量的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和鱼类的饵料。

(6)苔原(冻原)生态系统

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60O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7)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它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再利用。对其他生态系统中会造成冲击和干扰。

(8)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

特点:无光、高温、高压。生产者是硫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消费者是一些高等无脊椎动物。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