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人大概是世界上最贪婪最复杂的生物了,就连我们本身也都不否认自己的本性,人的劣根性深植于内心最深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1

第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第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第三,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第五,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2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认清自己,使自己不再这个遍地是戾气的社会中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呢?

一个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才是最聪明、最可贵的品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就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知,就是能够自己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他人,是智慧的表现;而能够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

认清自我在这个社会的地位,人就怕的就是攀比,现在太多的人为了攀比消费了自己所不能承受金钱,然后借钱,用各种网贷app贷款消费,慢慢的在这种消费的快感中迷失了自己,连累家人,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第2张

我们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随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结论也不同。不经过摔打、磨砺,不会成熟,刻意去摔打、磨砺自己不如干好自己的专业,增长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抗打击能力,这样遇见紧急的事情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当一个人越是在炫耀什么的时候,那恰恰说明他缺少什么,也许是童年的不幸,社会的不公平,人际交往的不顺利这些都会是我们对自己产生自我的怀疑,让我们认不清楚自己,当今社会我们要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谁而活着?为我们父母,孩子,还是自己?

但我们应该怎样认清自己呢?首先我们要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接纳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它本身常有情感态度, 伴有自我评价的感情, 即对自己是好感还是恶感, 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是排斥还是接纳.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对自己采取接纳的态度.也就是说, 人对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 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 不能欺骗自己、排斥自己、拒绝自己, 更不能烦恨自己.孔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就是君子熊自我悦纳, 心情开朗, 而小人则不能接纳自己, 故常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乃至自毁.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 与客观环境并不完全相关.有些人虽有生理缺陷, 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 相貌堂堂, 但却不喜欢自己;有些人并不富裕, 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 却并不深感快意.

当今社会,我们应认清自己,活在当下,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3

人很复杂,不是思想复杂,而是“人”本身很复杂。

思想的复杂,是可以理解的复杂。一个人可以有着很复杂、很严谨、很高深的思想,但如果你认真理解,总是能弄明白的。

人本身,却是一种未知的复杂,我们虽然了解自己,但也只是了解自己的一部分,依然有一部分是“不了解”的。

为了活的不那么糊涂,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自己”。

人有很多动机,有吃饭的动机、玩乐的动机、休息的动机、做事的动机。

其中,有一个动机非常重要,关系到你想要做什么、想要去哪里,我称之为“人生动机”,也可以说是“最终目的”。

如果你是学生,你正在上学,那么你为何而上学?

如果你是上班族,你正在上班,那么你为何而上班?

根据上面的问题,我们能得到一些答案:上学,目的是高考、上大学;上班,目的是挣钱。

这还没有结束,高考上大学并不是最终目的,挣钱也不是最终目的。

所以还要继续问。

为何而上大学?为何而挣钱?

常见的回答:上大学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工作、得到一个更好的出路;挣钱是为了养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对于前者,我们还能继续问:找到更好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出路,然后呢?

然后就是:挣更多的钱。

于是这些问题最终导向了同一个答案:挣钱是为了养家、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里不需要问“为什么要养家、为什么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养家是为了活着,让孩子活的更好,也是父母的期望。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我把上面的内容串起来给大家看一下:

上学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养家。

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第3张

从小就上学,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养家”。

这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在整个流程中,个人没有其他目的、没有其他动机、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事,个人只是为了将来养家,而度过了十多年的学习生涯。

如果是在以前的苦日子里,这种事其实没什么,因为大家活着都很尽力了,能通过学习提高生活水平,就够了。

但在如今条件下,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吃力,每天至少有一段空闲时间可以把握,甚至会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把握。

时间变多了,人就需要“精神追求”,需要寻找“意义”。如果找不到,人就会空虚。

如果我们想要消除一定量的空虚,就需要寻找“能产生意义的事”,想找到这种事,就需要认识自己。

显然,为了将来能挣更多钱而上学,这只能满足大家的生存需求,但不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

所以,我们需要问自己:我除了上学、除了挣钱外,还有没有其他想要做的事?

有人可能说:他想赚大钱,因为他虚荣、想炫耀,想从中获得优越感和其他感觉。

虚荣、炫耀,这其实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假如这个人一时间赚到了一百万,他买了一辆豪车,那叫虚荣和炫耀。

但是,在虚荣和炫耀结束之后,还能剩下什么?

确实,虚荣会给人一种满足感,但满足感结束之后,会产生更大的空虚感。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之后,在那一刻,他很满足。但在那一刻之后,剩下的就是更大的空虚——接下来要干什么?

所以虚荣和炫耀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行为,而在于:这些行为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只是饮鸩止渴。

注意:想要彻底驱除空虚,那是不可能的,人总会遇到空虚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能尽可能的减少空虚。

炫耀等行为,会短时间满足空虚感,但事后会产生更大的空虚与空洞,所以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

或许,只有“充实感”才会减少人的空虚,而不会引起反弹。

充实感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行为产生的意义”。

什么样的行为能产生意义?这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动机”。

我在前面说过,你在上学、你在上班,你的目标是挣钱养家。在这目标之外,你有没有其他的目标?

你还有没有其他想要做的事?有没有能一直做个三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事?

你需要明白的是:人生很长,而学生之路不长。工作之路很长,但人生不只是为了工作。

以工作来挣钱,这可以是你一生中的任务之一,但不应该是你一生的全部。

你还应该考虑:这漫长一生,我想做什么?以现在的条件,我能做“我想做的事”吗?如果不能,我怎样才能做到?

注意!

你在这漫长一生想做什么,不是一两天就能得出结论的事。当然,如果你早有打算,也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我想说的是:你需要认识自己的动机,你需要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 第4张

如果你没想这么多,你处于“没有长远打算”的状态。

如果你已经考虑过了,现在还没得出结论,你处于“正在做打算”的状态。

如果你有自己的明确目标,知道自己将来的长远打算,你处于“有清晰目标”的状态。

我们认识自己,不需要马上把一切都认清。我们的第一步很简单:先确认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如果你没有长远打算,没想过那么多。没关系,你现在已经想了,你已经处于“正在做打算”的状态了,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改变。

如果你隐约有一些打算,但还没有很清晰的思路,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一些启发。

开始思考自己的状态,就是认识自己的开端。

认识自己,有一个最大的困难:意义感。

意义感只能自己寻找,不能从别处赋予,动机必须源自内心深处,才能找到长久可做的事。

所以我只能写一些内容,来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但没办法让你知道“你的意义感在哪里”。

那是你自己才能找到的东西。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