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9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在夏天沙滩一定是必去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温暖的海风,不过夏日炎炎,我们在去沙滩之前要为此做足准备才行,这个分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分享给打算去海边的朋友们。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1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

1、爱护皮肤

游泳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游泳者痒疹、海泳者皮肤疹、水母咬伤、海胆刺伤、移行性幼虫疹等。引发“海泳者皮肤疹”的原因,目前尚未证实,但通常是在离开海水数小时后,出现在泳衣遮蔽处,尤其是受压迫的部位,如男性的臀部与腰部及女性的胸部,症状包括局部红色丘疹、膨疹或水泡,会有瘙痒与灼热感。一般在持续7―10天后,会自然痊愈。

“游泳者痒疹”与水中的血吸虫幼虫有关,当你涉水而过或泡在水中时,血吸虫的幼虫会趁虚而入,进入暴露在泳衣外的皮肤,引起痒感、刺痛感或局部红疹的现象,数小时后会消失,隔10~15小时后,于暴露位置会再度出现红色疹子。治疗方式以症状治疗为主。避免游泳者痒疹及海泳者皮肤疹,就是游完泳马上以清水沐浴、彻底清洁皮肤,并用毛巾擦干身体。

对于习惯在游泳池游泳的市民,常见的皮肤问题,为霉菌感染、病毒引起的疣、细菌感染的游泳池肉芽肿及游泳池皮肤疹;或因氯或溴引起的刺激性皮肤炎、发质变差、发色变淡。预防之道就是皮肤有感染或伤口时切勿游泳,慎选游泳池,避免到温水游泳池及太拥挤的游泳池,游泳时戴泳帽,游泳后充分沐浴,使用保湿产品避免皮肤干痒,不要赤脚接触更衣室、盥洗室地板。

避免猛烈的太阳照射,最好涂上防晒霜。

2、小心水母与海胆

在海泳及潜水活动中,要特别小心被海胆或水母刺到,在国外便曾经出现因为被水母咬伤而死亡的案例。建议你除了避免到水母群聚的海域游泳外,台风或大风雨过后也应避免到海边游泳,潜水者最好穿上长袖长裤的潜水衣。如果被水母蛰伤时,会出现刺痛、瘙痒、红疹和水泡等现象,更严重的会有全身性反应,发生恶心、呕吐、发烧、畏寒、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被水母蛰到时应马上以海水、食用醋或稀释的冰醋酸冲洗,千万不要以清水或酒精来处理。至于如果在戏水时被海胆钙化的刺扎到皮肤,会引起剧痛、局部红肿,若未适当处理,可能在2、3个月后产生肉芽肿,因此必须尽量小心地将刺拔除,并就医治疗。

此外,喜欢到海边将全身放在沙堆里做沙晒活动或是堆沙堡的人也要特别注意,沙滩上常见的猫狗钩虫的幼虫会透过脚底、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进入人体,造成“移行性幼虫”疹,钩虫幼虫常见于沙滩、湿地,会藉由接触沙滩部位,如脚底、臀部、生殖器进入人体,引起阵发性的刺、痒、痛。移行性幼虫进入皮肤后,会出现红色细长而弯曲的线状疹子,一天移动两公分。治疗上以外用或内服药物来杀虫。

3、红眼病的预防

另外在夏季眼科门诊中,因水上活动最常见的眼疾就是结膜炎,可分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二类。非传染性结膜炎大多起因于泳池内消毒水的化学刺激或不洁溪水、海水等的刺激,患者眼睛会有局部酸涩、红肿及流泪的感觉,数小时后即可复原,对视力不会有严重影响。另一种是传染性极高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则容易在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散播开来,是夏季眼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经由手、眼接触到公共毛巾、水中的腺病毒而传染,患者不分男女老幼,但小孩的症状会比较严重。

症状初期包括急性眼睛红、易流泪、畏光和不舒服感,严重时则会产生眼皮水肿、结膜水肿、结膜下出血、伪膜及前淋巴结肿大等情形,同时角膜也容易被侵犯而出现点状白斑。就病程而言,两眼发病的快慢和程度均可不同,急性期约7~14天,在此期间都具有传染力,痊愈后虽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但有些人仍会留下长期干涩及异物的感觉。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就应该赶快就医,并保持眼睛清洁、多休息、常洗手,降低发炎程度,使自己的眼睛舒服些,同时也杜绝传染来源,免得亲朋好友受连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不乱揉眼睛的好习惯,才不会一再遭受无妄之灾。

在泳镜的选择上,一般游泳池以变面镜较佳,应注意镜框边缘要柔顺、不易刮伤脸部;近视者,可戴用度数相当的泳镜;戴隐形眼镜戏水会增加感染机会,所以并不鼓励,若非戴不可,则要选择配戴日式隐形眼镜,再外加泳镜;浮潜、深潜则以单面镜较佳。速度较快的活动,如水上摩托车、冲浪,为避免意外撞伤眼部,以不戴泳镜较安全。

4、非常状况应变

水上活动另一项常见的伤害则是脊髓伤害,根据统计数字指出,美国约有10%的脊髓伤害是源于不当的跳水意外,而急性扭伤、擦伤和抽筋也是常见的水上意外,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跳水时要注意安全的水深至少约3。74公尺,而游泳前的热身运动可减少急性扭伤、擦伤和抽筋的'发生机率,水上高手务必做完暖身运动再下水。

除了有足够的暖身运动,本身已有肌肉、关节方面疾病的民众,在游泳姿势上要有所选择。例如有膝盖毛病者,避免游蛙式;有肩颈问题者,避免游自由式;有下背痛问题者,避免游蝶式;有脚踝问题者,避免游自由式、仰式及蝶式。在游泳时以不同的泳式交替,较不容易造成某些部位过度劳动的运动伤害。

若不幸发生意外,怀疑有脊椎损伤的可能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尽快送医,如需移动,要有适当的工具或多人同时移动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遗症。

1、不要尝试在不清楚水域状况的湖泊或海边游泳戏水。

2、天气状况不稳定时,要避免到海边戏水或从事水上活动。

3、在游泳池游泳时,要避免在池畔追逐或水中玩激烈的骑马打仗游戏。

4、玩泳池滑水道时,不要故意以头下脚上或其它错误的方式玩耍。

5、玩跳板时,应注意附近的泳者,并于跳板的前端一次跳水,而不要故意由跳板侧面跳下或上上下下乱跳,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6、游泳前勿喝酒,因酒精会影响大脑的判断能力,而增加游泳意外的发生机会。

夏日海滩的自我保护手册2

防晒第一要务

海边紫外线强烈,在水中时可能感觉不到炎热,上岸后却发现已经晒伤,或出现晒斑等问题。为了防止晒斑、晒伤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对防晒物品。防晒霜最好选择有防水效果、SPF值在50以上的,墨镜、遮阳帽、防晒服、阳伞等也很重要。

别长时间暴晒。裸露皮肤应提前20分钟涂好防晒霜,每小时补涂一次,下水后应随时补涂。在海滩时,可以加一件防晒衣,或者将浴巾包裹在身上,以保护皮肤。在有遮阳伞或树荫的地方休息。游泳后,洗澡时别用力搓,这时的皮肤最为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表皮破损。

沙滩浴当心细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海滩上存在各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因此,身体有伤口或是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的人,不宜进行沙滩浴,以免导致伤口感染。

晒伤后先冷敷。晒伤后,皮肤会出现颜色鲜红的晒斑、水肿,严重者会起水疱。红斑反应通常在第二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处理晒伤,可将冷毛巾、冰袋等放在皮肤上,一天敷3~4次,每次半小时,有助于控制晒伤,减轻疼痛。疼痛部位一天涂3~4次乳液,也有保护作用,建议不要洗掉,重复涂抹。配合冷敷效果更好。清洁时应用冷水和低过敏香皂,淋浴要避免水注直接冲洗。晒伤期间,宜穿松软棉质衣服,毛料和合成衣料应暂时避免。

出行做好四准备

海边度假应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包括以下几大类:日常衣物:换洗衣物应尽量带宽松、速干的,避免衣物被海水浸湿后,长时间贴在皮肤上引起不适。还应准备一件长袖防晒衣,在沙滩休息、海边散步时可以用到。

鞋:选择至少一双耐水、耐滑的沙滩鞋或凉鞋,平跟最佳。

游泳装备:泳衣应选择舒适、贴身的款式,以免在水的冲击下泳衣滑落。游泳时,拉伸力较强,泳衣拼接处容易开线,因此最好选择拼接少的款式。泳镜可以选择有金属UV涂层的,更护眼。

药品:除创可贴、消毒用品、防中暑、防蚊虫等常用药外,还应备上止泻药和抗过敏药,以防饮食不当引起腹泻或过敏。有其他疾病、年纪大的人,出发前最好做个体检,并咨询医生。

饮食严防闹肚子

到海边玩,少不了吃海鲜。但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利于海鲜中的嗜盐菌快速繁殖。如果吃得不卫生、不安全,易引起感染性腹泻,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想吃得健康,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购活海鲜。甲壳类海鲜如虾、蟹等在烹调前要用清水将其外壳刷洗干净。贝壳类海鲜如扇贝、牡蛎等烹煮前,应在淡盐水中浸泡约1小时,让它自动吐出泥沙,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选择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的餐馆,否则极易吃坏肚子。

2、生吃海鲜先冷冻。未经冷冻处理的海鲜细菌多,冷冻后再浇点儿淡盐水,能有效杀死细菌。此外,大蒜和醋也是吃海鲜的不错搭档。

3、不同时大量喝啤酒。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引发痛风。吃海鲜时,可搭配干白葡萄酒,其中的果酸有助于杀菌和去腥。

此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厕后、预备食物前及吃饭前都要洗手。还应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奶制品和饮料。

海边游泳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不在非游泳区游泳。非游泳区水域中水情复杂,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下水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远离海中对人有威胁的鱼、水母、水草、暗礁、旋流和淤泥等。

2、充分准备后再下水。下水前,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应轻微活动全身各关节,防止突然抽筋。不要空腹或过饱时入水,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或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呕吐、腹痛等意外情况;可先在浅水区域浸润皮肤,使身体适宜水温后再入水。

3、不要在沙滩上喝酒,酒后不下水。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可能会引起低血糖,从而发生意外。

4、不要在水中过分嬉戏,防止呛水。水性一般的人最好不要远离人群。如果物品被海水冲走,不宜死追,以免被暗流卷走。

5、游泳时间不宜超过1。5~2小时。如果出现鸡

6、清洁时应用冷水和低过敏香皂,淋浴要避免水注直接冲洗。晒伤期间,宜穿松软棉质衣服,毛料和合成衣料应暂时避免。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