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养生常识 > 补脾的老偏方

补脾的老偏方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7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补脾的老偏方,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所以在中国流传了很多百姓的智慧,比如老偏方就是一种百姓智慧,很多偏方科学也解释不清楚,但就是有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哪些补脾的老偏方。

补脾的老偏方1

补脾老偏方有哪些

1、脾胃虚弱的调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般常见的偏方是需要准备一两粳米50克、一钱益智仁。接着需要将益智仁加工成粉末状,然后将粳米清洗干净放在砂锅里面,需要大火烧开之后,用小火熬煮成粥,最后加入益智仁粉末和适量的盐即可,稍微煮开即可。

2、补脾的偏方有很多,需要提前准备十个大红枣,三十克小米。接着需要将小米清洗干净,然后用小火炒黄,接着加入适量的水和清洗过后的大枣,可以在洗大枣的过程里面将里面的核去掉,然后煮一个小时左右,熬煮成粥就可以了。

3、脾胃不好的朋友可以多饮用黑糯茶,其中的主要成份是黑糯米和红茶。通过古代的医书可以发现,黑糯米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也有健身暖胃的作用,可以较好的改善脾胃虚弱的情况。黑糯茶的制作和烹煮也是非常方便的,普通的白领在上班期间也可以饮用。

补脾的老偏方

4、脾胃不好的朋友尽量要注意食物的清淡,也需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配合适当的'调理方法,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都能有显著的改善。

脾胃虚弱可能会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可能并没有一些明显的病灶,是身体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不舒服的情况,通过西医是没有办法良好的处理的,因此我们还是要信赖传统的医学,应该要信赖中医的力量。

补脾的老偏方2

10种常见治疗脾虚秘方

中医学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谓运化水湿,是指脾在调节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脾可以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肤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

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人的消化,也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反之,若脾失健运、脾气虚弱,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多痰,腹泻等。

中医认为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泄泻

关节疼痛,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小麻烦。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盖疼、关节风湿痛、年轻人腰腿疼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3、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5、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7、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补脾的老偏方 第2张

8、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和知柏地黄丸加减。

9、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10、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脾虚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1、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2、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补脾的老偏方3

脾的关健在于饮食不过饱,进食有期律,不吃损伤脾胃的食品,如过辣、过甜、过网、过辛、过苦的食物。

有嗜欲偏好的人要及时改正,否则伤了脾气时可就没有口福了。

脾肾虚劳,用蜂蜜土豆汁

脾肾虚劳多见于老人久病之后,因脾胃功能较差,故饮食不宜过于油腻,辛辣之物和发物亦不宜多食。此时可选用蜂蜜土豆汁。

鲜土豆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取汁,酌加蜂蜜,每晨空腹服食2匙,连服2一3周,有健脾益气、调中通便之效。

炒盐可温脾解苦夏

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同时,人们夏天贪食生冷,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3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补脾的老偏方 第3张

养脾多吃山药等深埋在土中的食物

脾在五行里属土,多吃深埋在土里的食物最养脾,如胡萝卜、山药、花生、土豆等。

此外,平时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吃一些滋阴、解渴、清热的食物,如苦瓜、木瓜、绿豆、豆腐、莲藕等,这些也十分养脾。

山药的作用

温和,不寒不热,所以对于补养脾胃非常有好处,适合胃功能不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泻的人食用。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多吃些山药。下面是一个补脾气、美容颜的小偏方:山药枸杞子汤。只需用山药300克,构杞子10克。将枸杞子洗净沥干,山药洗净去皮并切成小块。将500克的水倒入锅内煮开,然后放入山药以及枸杞子续煮至滚时稍搅拌,再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此汤营养丰富,体弱、容易疲劳的女士多食用可助常保好气色,病痛不侵。

醒脾的3个小偏方

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预防肠道疾病

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

还可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之功。

补脾益气酒

白晒参、山药、茯苓各30克,白术、山萸肉、神曲各15克,将上述中药共研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酒坛中,加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2天后开封饮酒,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适用于病后脾胃气虚、食少神疲、倦怠乏力等症。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