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9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人都是会有七情六欲,感受着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体会到这些不同的情感,因为情感是复杂的,受影响的因素太多。以下分享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1

结婚不分家是大忌:

不分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婆媳矛盾、父母矛盾、兄弟矛盾。

不分家的好处,就是以后你有了孩子了,在生活上他们是可以帮助你的。父母也不想孤单生活,这就要取决于父母和你们之间的关系了。

分家的好处,就是小两口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了,夫妻之间就不会因为婆媳之间的小事情而吵架,就少了很多麻烦了,夫妻之间也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了。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婚后分家和不分家的区别:

1、家里的人数

不分家是一大家人,人会越来越多。分家之后就会变成小家,人数会变少。

2、户口本不同

不分家是所有人的户口都在一个本上,分家之后户口就会分开了。

3、财产收入

分家之后的财产就会分开了,个人赚的钱就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了。

4、当家做主的人

没有分家的时候,一个家只有一个一家之主。而分家之后,可以轮流当家做主。

5、田地不同

在农村里面,分家之后,田地也是要根据人口来进行划分的。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2

为啥以前农村新结婚的要分家,现在基本没有了?

早些年农村结婚确实要分家,但这分家不是闹,很多都是老人主动分出去的。很少有儿女提分家的。

还记得妈妈讲述他们分家的过程,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房场地需要自己找,看好了哥几个给一起盖。

老人最多给一些檩条,房子的苇连子都需要自己做。窗户上没有玻璃,就用塑料糊。家里的大米,仅仅够吃几天的。

至于面与油,那更是没有。从老人要吃的,老人也不多给,至多一顿的。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孩子这么苦,为什么老人还要与孩子分家呢?孩子太多了,每家都给哥六七个,都不分出去,生活困难不算。小的说媳妇费劲。

只有分家了,哥兄弟越来越少,老人不断减少压力。才能有积蓄,给下一个孩子娶媳妇。当然这其中,有的给的多点,有的少点。矛盾自然便来了。

还有每个孩子对家庭的贡献都不同,越小出力越少,得到的越多。这也是家庭里,不公平的地方。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第2张

现在农村基本不分家,是因为今天的农民娶媳妇。彩礼是一大关,给了彩礼后,父母都欠了一身债,都去外面打工还债,年年不在家,分不分家无所谓了。

还有就是当今农村的子女很少,每家就是一到两个孩子。没有过去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不必逼着孩子自己出去过。

农村的孩子,上大学的开始变多。都喜欢在外面闯荡,老人希望他们回到身边都费劲,怎么还会提分家的事。

对于年轻人,不与老人分家是因,他们不但省生活费。还能过上衣来伸手的日子,有了孩子老人们还能照看孩子。

孩子步入学堂,与老人在一起。自己便不用管理孩子了,上下学有老人接送。自己只需上好班就行了。

农村不分家,也是多方面促成的。社会发展了,孩子变少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不分家,也能承受得起生活上,多余的费用了。

老人孤独,孩子繁忙。一个家庭连聚在一起过年都不容易,又怎么会分家。如果老人不感到孤独,卖保健品的,怎么仅凭打出亲情牌,就能骗到老人。

他们需要的是关心,关注,别说分家。如果有选择,所有老人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可惜代沟这个东西,不是几句换便能破解的。

农村已经没有了分家与不分家之言。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3

为什么有些农村老人有几个儿子,分家后选择在小儿子家生活?

一、儿子之间年龄差距大,分家时父母没有选择的.余地

过去农村因为生活水平比较低,男女青年结婚又比较早,女人育儿子后的恢复期比较长。通常来说,兄弟姐妹之间的间隔有三四年,也有两年的,其中以三四年的间隔最为普遍。也就是说,女人三年左右生一个孩子,那么前后出生的儿女之间相差三到四岁,家庭生活要好一些,相差两岁左右,家庭条件差的相差四五岁,最常见的相差三岁。

假如一个女人生育五个孩子,通常来说,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与最后一个孩子,年龄在十五岁左右。如果生育七八个孩子,那么第一胎与最后一胎,相差在二十岁以上。

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农村,经常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女儿与母亲一起生育孩子,儿媳妇与婆婆一起生育孩子。亲外甥比亲舅舅年龄大几岁,亲侄子比亲叔叔大几岁。

母亲与女儿同时生育孩子,说明女儿已经嫁人了。母亲与儿媳同时生孩子,说明大儿子已经娶媳妇了。旧时,在农村,除了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讲究数代不分家,以三世同堂或者四世同堂来维护所谓的家庭和睦的“名声”外,这样父母就同一大家子共同生活在一起。普通农家一般在儿子结婚后不久,就要分家出去,自立门户。

我们可以从旧时农村女子的嫁妆就可以看得出,很多出嫁时,娘家就给她们备齐了到男方家分家里所有的家具,柜子、床铺、桌椅、小凳,锅碗瓢盆等等。女子嫁过去以后,组建小家庭的所有日常用具,都不用发愁。这也就说明,儿子结婚后,分家是必然的,而一些父母不肯分家,往往会让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不如早分家,各自都过安逸的日子。

如此,假如一个家庭有五个儿子,大儿子结婚后,分家出去了,父母不可能不管其他没有成家,甚至年龄还很幼小的儿子,选择跟大儿子过。跟其他四个儿子一起过,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同样的道理,当老二结婚后,又要面临一次分家,父母只能跟剩下未娶亲的三个儿子过。

以此类推,这个原来的大家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分家后,最后只剩小儿子了,当小儿子娶亲后,父母基本上是油尽灯,人已经进入老年。这样的父母,除了选择与小儿子生活,继续扶持小儿子,直到他成家立业,他们还会有别的选择吗?实在是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了。

当然,分家出走的兄长对小弟们并不是不管不顾,当抛手和尚。过去,不同的村庄、家族立有不同的规矩,帮助没有成家的弟弟。毕竟,兄长娶亲成家,除了父母的操持外,下边的弟弟多少都出过力。比如,老大结婚时,老二出的力最大,老二结婚时,老三出的力最大。因此,过去每一次分家时,都会约定分家出去的兄长,当弟弟结婚时,要给予弟弟一些物资上的支助。

比如,过去,我们村就形成一个规矩,分家出去的兄长,一人负责一个弟弟,这个弟弟结婚时,哥哥要给弟弟喂养的两头肥猪。例如,老二结婚时,老大要给老二无偿喂养两头肥猪,老三结婚时,老二要给老三喂养两头肥猪,以此类推。

不过,也有一些兄长把肥猪结算成钱币,让弟弟自己去买肥猪。要知道,在当时农村的经济条件下,两头肥猪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这样做也算是为父母减轻一些经济压力,帮助父母完成弟弟成家的“任务”,也体现了兄弟互助之情。在当时处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为什么结婚之后必须分家 第3张

二、儿子全部成家后,父母的养老选择

在农村,多个儿子的家庭,当儿子全部结婚成家后,已经年老的父母亲,就面临要选择养老的方式问题。

过去,很多农村,年老父母通常会选择与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因为,小儿子是最后一个成家,经过多次与儿子的分家后,他们习惯与小儿子生活惯了,再也不想与小儿子分开,与其他儿子生活在一起还不习惯。也因为如此,在过去的农村,年老父母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家庭养老的模式,被当时农村民众认为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这样的家庭,在过去农村也是最多的。

也就因为如此,久而久之,人们认为,一个多个儿子的家庭,儿子陆续分家后,父母选择跟最小儿子家生活养老,是农村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是理所当理的事情。

不过,父母虽然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但是,应该承担的赡养义务必须要尽责,通常来说,兄长要按月或者按年给父母的养老费用,在过去,一般是粮食和生活费等,治病的钱也是共同承担。

然而,农村家庭的家务事比较复杂,要不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少数家庭,即使父母愿意与小儿子住在一起生活养老,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不得不分开,要么父母老了还单独生活,要么在几个儿子家轮流过日子。这里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方面是,兄长们认为父母跟小弟一起生活,又是给小弟操持家务,又是给小弟带小孩,对自己的小孩则很少看管,责怪是父母偏心,让小弟占尽了便宜。于是,有的兄长总是找借口,拖欠给父母的养老费用,有的则拒绝给父母的养老费用。

即使不拖欠父母的养老费用,兄弟之间的说出的话也很难听,话中带刺。小弟受不了兄长的冷语冷语,便与父母分家,各过各的,把父母推给几位兄长,由他们决定父母的赡养方式。

另一方面是小弟认为父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小家庭过着不自在,嫌弃父母,且有的人认为,父母跟自己一起生活,自己吃了亏,兄长们赚了便宜。于是,小弟认为赡养父母是兄弟共同的责任,不应该把父母养老的事推给自己一个人。另外,也有一些是因为婆媳关系比较僵等多方面的家庭矛盾,使父母与小弟无法共同生活下去。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一些小弟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致使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兄长为了不让父母和小弟一起受罪,让父母与小弟分开,跟着他们中的一人生活,或者轮流供养。

三、结束语

分家后父母选择在小儿子家生活,大多是过去农村父母的一种普遍养老方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多兄弟家庭,通常大数家庭传承了这种模式,还有少数家庭则采用父母在兄弟之间轮流养老的式。

上世纪八十九年代出生,或更晚的时候出生,家里的孩子不多,大多只有一个到两个。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会使农村传统父母养老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有的农村家庭女儿也要赡养父母。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