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9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的,有的风俗习惯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以下了解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1

挂灯,是指年前(离春节前40天)生有男丁的人家,在正月里要宴请款待恭贺的亲朋好友,俗称“挂灯酒”。史料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

在两广地区历来有喝“挂灯酒”的习俗,而在老家,初十挂灯则是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庙宇挂灯。灯原来是那种加煤油的火水灯,后来换成用彩纸扎的花灯,主要是挂在社头、祠堂。不能熄灭,要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挂灯那天,主人会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所以叫吃挂灯酒。

客家风俗“上灯”,你知道多少?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又称“赏灯”“升灯”。

“上灯”的由来

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上灯“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2张

"上灯"的形式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

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2

为什么生男孩要挂灯

挂灯,是北流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当正月初十来临,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到三盏灯,上灯的人家要买2到3盏灯,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一盏点在社主公处,一盏点在祠堂里,一盏点在家里的正屋厅堂。

按风俗,凡在上一年出生的新生儿如是男孩,男孩家中会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悬灯庆祝,俗谓“挂灯”。

因此每到正月初十这天家人会为其大摆上灯宴,欢饮挂灯酒。如果是到正月初十这天还没满月的小男孩,就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十再挂灯,这叫挂老灯。这个挂灯酒就等同于其他地方的满月酒,但它的特色在同一年里不管是哪月哪天出生的男孩儿都要等到正月初十这一天挂灯。

灯在岭南民间有“光明”和“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而“灯”与“丁”谐音相同或相近,代表生男孩。在我们北流下里,城乡习俗都把正月初十称为“头灯”日,正月十六日称“完灯”日。“初十日,凡生子家买纸挂灯祖祠神庙以为庆。古时有上元节盗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

而这个时候,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挂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村人走村串户,热闹非凡,有人说这是北流下里人的“饮日”(喝酒日)。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3张

北流上下里及中里的区分

上里:包括平政、六靖、白马、大伦、清湾、石窝、扶新和沙垌这八个镇;

下里:与上里相对,是北流北部10镇的狭义统称。包括北流市区,及其新荣、民安、民乐、山围、西埌、新圩、大里、北流、塘岸、清水口等;

中里:包括隆盛、大坡外、六麻、新丰这4个镇。

喝挂灯酒,除了承载传统,还能和久未重逢的亲友聊天,热热闹闹,甚至年轻一辈也能讨讨利是,也是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挂灯节,我们看到了欢乐,也看到了传统民俗的传承,但是,在这背后,还有这一帮人的辛勤付出,他们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做花灯,如此忙碌,为的是不耽误了人家点灯的吉日。

这花灯看似简单,可制作过程却繁琐不已。花灯以竹子扎成骨架,外面裱上喜庆人物或吉祥如意的花纸、华盖。别小瞧了这样一盏花灯,从破竹篾、扎灯骨到贴花纸,全部手工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大大小小需要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砍竹、锯竹、破篾、去青、消毒、标刻度、晾竹、剪纸、雕花、填色……

制过过程有诸多讲究:如选竹需找有头有尾、竹节长、硬度适中、无虫害的竹子;破竹篾要去竹青以防滑,消毒以防虫;扎灯骨前要先设计好灯的形状、大小;灯骨要扎紧、节奏要紧凑、尺寸准确;糊裱要时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层层递进等。

很多人因为做手工太麻烦、辛苦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退出这个行业,所以现在做花灯的越来越少了。因而,现在的每一个花灯,都是难得可贵的。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3

最详细的挂灯流程

一、挂灯时间

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一说为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这几天内,不同的祠堂挂灯时间也不一致,一般按照先大房再小房的顺序进行。

二、地点

黄埔各村各族祠堂内。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4张

三、挂灯仪式

一般挂灯仪式有挂灯,分猪肉,饮灯酒,赏灯,投标灯裙、灯春和在祠堂前燃放烟花炮竹等。

例如,1949年前,黄埔的萝岗洞钟姓共有八房,分为三组,长房、二房为一组,大房、三房、四房为一组,五房、六房、七房为一组,一组主持一届,一届为三年。

每年挂灯由当组选出有名望者出任理事主持全局。理事由族中长老选出,要求有能力且正直不贪,每年挂灯收支账目要贴在祠堂外供族人监督。

1、买灯

由值事购买,当时的黄埔街上有专门的店铺扎这种灯(现已无此艺),为竹扎纸糊八角大花灯,悬挂于大堂中。其制作材料主要是竹篾,即篾白(将竹子去皮以后削成片)、鸡皮纸。

制作形制:大灯的形状为八角形,代表八卦,取阴阳和谐、人丁兴旺之意。其直径约1米,高约1、2米;大灯内有灯春,形状与大灯同,直径约10厘米;也有的灯春是榄核形的,半径约10厘米,长20厘米。灯春内有油烛或洋烛,用灯芯点着;大灯下有灯裙,长约50厘米。灯饰多样:大灯、灯春、灯裙上都有八仙贺寿、双喜临门、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等彩绘,取吉祥如意之意。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5张

2、斟茶、挂灯

当地风俗,如果当年有男丁出生,当年挂灯期间要到祠堂斟茶、挂灯。灯要挂在祠堂大花灯旁边,叫灯头。

正月十三叫灯头日,是日族人到祖祠斟茶、拜神、祈求生子。斟茶的供品一般有糰仔(用糯米做的一种中空的小点心,一般在十二月就做好)、糖环、炒米饼、桔子、茶(三杯)、酒(三杯),以及元宝、香烛等。正月十五中午,族中长老边拜祖先边挂灯。拜祖先的祭品有三牲(鸡、烧猪、鱼),同时在祠堂门口燃放鞭炮。

3、入族谱

斟茶、挂灯完毕后由理事代表太公封利是,从这天起祖先承认其名分,登记入族谱,今后享受族中男子的同等权利(包括清明扫墓、太公分猪肉、饮灯酒等)。太公分猪肉一般是四个男丁分一盆猪肉,约两斤白肉,60 岁以上老人分两份,70岁以上老人分三份,80岁以上老人分一盆。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6张

4、饮灯酒

在分过猪肉后进行。全祠堂男丁共饮灯酒,饮灯酒时八人为一桌,以烧肉、蚬肉、茨菇、韭菜等普通菜肴为主。部分村庄还在晚间燃放烟花。宴后分生鸭蛋,表示“诞生”的好意头。

5、赏灯

6、投标灯裙和灯春

在入族谱、吃罢灯酒之后进行。太公祠堂的正梁中间挂的八角大灯,其灯裙和灯春都可以竞标。太公祠堂正厅两旁挂小灯,多少视当年“挂灯”数量而定。有钱人家为求多生子,往往多出贵价投标;以花炮竞标,出数目最多者为得中。得中者明年挂灯日如数交出,添丁者双倍。

生男孩祠堂挂灯风俗 第7张

7、竞投饭菜

即将做灯酒之后多余的菜(未使用)分类,然后投标;竞投也用鞭炮,第二年再给出投标时承诺的鞭炮数量。

8、放灯

投标得中之后,青年们将上一年度所投得的炮仗在祠门外尽情燃放“挂灯”,从十几串到上百串不等。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