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3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疫情之下的第三个春节即将到来,身处异地的人们渴望回到久别的家乡,和亲人们过个团圆节。但不少地方倡议就地过年。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1

眼下,离2022年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每逢佳节忆团圆,能否回家过年,牵动人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是必须要考虑的变量。尽管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全球疫情大流行仍在高位运行,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我国持续面临较大的疫情输入压力。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又逢春节这一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时间节点,无论出于稳定全国疫情防控大局的要求,还是守护一个健康祥和新春佳节的需要,疫情防控须臾不可放松。由此看来,就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确实需要我们思量权衡。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近期,北京、上海等多地已明确部署春节疫情防控措施,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这一倡导,是出于综合研判而提出的。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稍有疏忽,都会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和防控压力。倡导就地过年,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是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之一,不仅能够降低个人感染的风险,也能减少疫情大范围扩散的可能,保护更多人的安全。由此而言,就地过年是一时留守,是为了长远的健康,也能换来他日无忧无虑的团圆。

春节不返乡,年味不能淡。春节是融于文化血脉里的传统节日,过一个好年是全国各地的传统,对人民群众有重要意义。群众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各地也应积极采取举措,保障留在当地的群众能过一个温暖喜庆年。发改委密切监测市场运行情况及价格变化,指导各地稳定生产供应、充实商品储备;安徽合肥向符合条件的员工发放1000元“留肥红包”;浙江杭州拟为留杭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发放电子消费券;江苏无锡滨湖区开放景区免费入园……留人更要留心,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各地推出一项项务实举措,覆盖生活方方面面,让就地过年的群众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也应看到,提倡就地过年,绝不是搞“一刀切”。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意见》,要求“科学精准做好分区分类出行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相较于此前两个春节,今年我国各地各部门积累了更多节假日疫情处置经验,防控能力和保障能力都随之增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一定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健康温馨的春节。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第2张

守护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不仅需要各地采取严密防控举措,还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就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都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遵守各地防疫政策。唯其如此,才能保障好自己和家人健康、筑牢疫情防控的道道防线。

今年春节,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三个春节,人们思乡情切,却也明白疫情防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面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持续性压力,从严从紧落实防疫措施,才能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以响应就地过年,换牵挂的人安心放心,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定能迎来更多温馨暖心的团聚时分。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2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疫情之下的第三个春节即将到来,身处异地的人们渴望回到久别的家乡,和亲人们过个团圆节。但因为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不少地方倡议就地过年。

减少人员流动能降低病毒传播概率,这一防疫措施早有社会共识。况且,当下奥密克戎来势汹汹,部分地区防疫形势严峻,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疫情防控须臾不可放松。倡议过节不返乡、就地过年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大部分群众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一时的留守换来的是长久的安宁,对个人、于社会都是好事,也体现了每个人对社会的担当。

很多地方为了留人就地过年,更是拿出了硬措施,给群众真实惠。譬如,浙江宁波,安徽合肥、芜湖等地宣布直接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现金红包”,有力度,也有温度。

需要提醒的是,就地过年的倡议与相关政策的执行,始终要置于科学防疫的框架之下。

具体来说,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执行相关防疫规定,有条件的低风险地区避免“一刀切”执行就地过年政策,应科学精准做好分区分类出行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这符合科学防疫要求和人情常理。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第3张

政策执行要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这不仅考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担当,也是对各地疫情防控下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

关于此,这两年有不少怪现象,有对从外地低风险地区返乡群众实行强制隔离的,也有“硬核”劝返的,还有动辄堵路、封户的。潜台词就是:最好别回来。

此类行为不仅是懒政、惰政的体现,更暴露出治理能力上的巨大短板,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格格不入,也有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势。尤其是在我们已积累了两个春节假日疫情防控经验的条件下,各地防控能力和保障水平都应有相应提高,不应过度依赖超常态的管控手段。

中国人对春节有特殊的情感,期盼喜庆、祥和、团聚的氛围。年关将近,我们有必要再次敲警钟、打边鼓,在坚持“动态清零”基础上,务必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从严从紧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让群众过一个健康又温馨的春节。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3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们就要迎来第三个春节。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多地倡导就地过年。这一倡导,一头连着外出群众所在的“当地”,一头连着远行人们牵挂的“家乡”。这也意味着,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妇女等群体,也要能过得暖心;这样,无法回家过年的人们才能更放心。这是谁都能理解的朴素愿望。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第4张

留守群众如何过年,从政策层面上并没有被忽视。2021年,民政部就针对“就地过年”倡议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影响,提出三方面要求,包括排查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情况、开展分类帮扶、把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工作纳入当地联防联控整体部署中等,明确给予相关群体关心和关注。在落实过程中,这样的政策导向应该保持不变,确保过年期间即便亲人无法回家,也要尽量做到亲人在外地、亲情在身边。重要的是,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制定详尽方案、开展针对性地帮扶、尽量做到兼顾周全。人性关怀惟有落实落细、落实到位,才能尽显诚意、令人满意。

其实,倡导就地过年,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流出地,各种努力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好“留”下来的后顾之忧。这是对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要求和期待,也切实关系到群众能不能真正过好年。既要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保障,也要贴近群众做好精准对接;既要丰富多样地提供物资供应,也要深怀感情开展心理慰藉;既要让一个个实招尽显暖心,也要让一项项工作更加贴心。措施越走心、办法越用心,人们才能留得越安心、过得越舒心。

就地过年需有民生温度 第5张

倡导就地过年,面向的是社会领域、关系的是众多群众。能否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两头暖”,检验着公共治理的温度。这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更广地域内让更多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福祉红利,也需要在分级分类基础上坚决不搞“一刀切”,且重点聚焦面临特殊困难的老人和孩子,既不落一人又重点保障。归根结底,治理中既要有民生温度,也要有过程意识和结果导向,才能确保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并兼顾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

一位网友说得好:“有情便是年”。带着感情、信任、呵护与关怀,同心同向同行,不管在哪儿过年,人们就都一定都能平安喜乐,在同心协力战胜疫情后,喜迎下一个春天。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