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7.1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我们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而重阳节就是其中一个节日,重阳节也有着自己的传说。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的相关内容。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1

重阳节儿歌童谣

1、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上山顶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4、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开呀开心颜。转来了野花满山,转来了清清山泉,转来我多少梦幻。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再造那大风车儿,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

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关爱天天驻我家

一棵树儿开满花,树儿好像是我家。

爷爷是根他最大,奶奶并肩乐哈哈。

爸爸妈妈是枝干,我是枝丫一朵花。

树儿树儿充满爱,关爱天天驻我家。

《好娃娃》

爷爷年龄大呀,嘴里缺颗牙,

我为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龄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恒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恒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恒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恒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恒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恒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恒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恒景面前。

恒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恒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恒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恒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恒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2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1、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 第2张

2、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3

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东汉汝南县境内有个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会出来作恶。瘟魔夺去了恒景的父母,于是他决心防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他拜师练功,终于学成降妖剑术。

恒景回到家乡,按照仙长的嘱咐,在九月初九这天,发给每位乡亲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并带着乡亲到山上避险。当瘟魔出现时,突然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进。恒景此时手持宝剑,斩杀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阳,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儿歌童谣及传说故事 第3张

而在民俗观念中,九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农历九月九日又被定为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重阳节习俗

我国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在有些地方选择登高,也就是登山或者登高塔。有些地方还选择吃重阳糕,也就是一些糕点。有的还会跟亲朋好友一起赏菊花、饮菊花酒。或者是插茱萸、簪菊花,总之各地的风俗不一样。

在中国古代很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或者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为了纪念那个日子。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搅拌,加红板糖,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

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星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