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潮汕下葬风俗

潮汕下葬风俗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4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潮汕下葬风俗,众所周知,潮汕十分看重丧葬礼仪,讲究下葬的风水,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习俗,尤其是在下葬时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和要求,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潮汕下葬风俗的相关知识吧。

潮汕下葬风俗

潮汕下葬风俗1

1、叫油火

解放前,富贵人家在家人将要死亡的时候,要举行一种“叫油火”的巫术仪式,也称为“叫代”,即叫人来代死。如果有人代替,则可以挽救那个垂死的人的生命。方法是:让一个作巫术的人用彩色的'桐油绘成大花脸,仿照鬼魅之状,赤膊,系五色裙。法器是一个念过魔咒的碗。这个碗中,盛满油,点燃后由巫者托之,于更深夜静之时,在街巷间呼啸穿行,阴森森尤若鬼火游动,若有人因恐惧而失声惊叫,这个巫者立即将手上的“油火”向墙摔去并叱曰:“呀呸!”这样“叫代”便成功。代病人死去的就是夜间失声惊叫的人。

2、徙铺

老人将亡,先移人厅堂,不可留在睡床上,俗称“徙铺”。这有两个含义:一是说如果人在睡床上去世,死者在阴间就要担“眠床枷”。子孙不让父母死后在阴间受苦,因此,在估计父母临死时就将其扶到厅堂。二是谓死者在睡床上死,冥魂将被吊在床中,不能超度。因此老人断气后,其子女在地上铺上席子,将其尸体置于席子上,头朝门口方向,足伸向后墙边。有些地方则让死者卧放冥椅上。接着,死者子孙围集其前痛哭,称为“围孝”,也称“哭丧”。哭丧时,男泣而不啼呼,女哭依辈分啼呼死者。

3、沐浴更衣

老人死后,儿媳要用“仙草”(瑞草)香末煮水,为死者洗脸擦身、理发、更换寿衣,称为“着仙衣”。寿衣大多是事先准备好的,视死者身份不同而有别,有功名者为长袍马褂、官衣,平民百姓一般为长衫、平装。寿衣数量多少不论,一般而言,男为双数长衣,女为单数衣裙。脚均着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穿衣毕,遵古礼移尸于地上铺席,遮盖天地被(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以免惊吓活人。同时在死者脚尾点上一盏油灯,称为“脚尾灯”。有些地方则点灯于其头之后,称为“点头灯”。无论是点脚尾灯或是点头灯,都是为死者上路照明之意。另外,在灯旁还要置一碗米饭,称为“冥饭”。此时,亲属就要套上麻衣,背穿,如果是父亲死亡的就露左臂,如果是母亲死亡的则袒右臂。

4、报地头

潮汕丧事礼俗,其中一项就是报地头。由村中长者持白灯笼,带领死者男性子孙穿孝服到地头神庙报死。死者长子手扶木盘,盘中放着死者的年庚帖、乌糖、麻丝、香火等物。到庙,长者上香后取出年庚帖,对着神像报告说:“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时辰念给老爷知。”接着念出死者生卒年月日辰,享寿多少岁。庙祝依所报享寿数敲钟,一岁一响,每敲一响,长子抽出麻丝一条,凑成一束,系于神座,并送香油钱与庙祝。长者将死者年庚帖焚化后,领死者子孙绕道回门。

潮汕下葬风俗2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必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宝地选定后,即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预购棺木、寿衣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棺材的形制多呈长方匣状,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构成,尺寸大小视死者的躯体而定,以适中为度。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有人认为,提前制作棺材、寿衣,有所不祥。其实,人之垂老,死在旦夕,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及早将这些东西准备妥当,老人一旦撒手归西,就不会仓皇失措。

三、丧葬程序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在过去,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或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买水报地头”。

  四、收殓

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饭含”的承延。古人认为,饭含是尽孝之道,“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使亡故的亲长和生人一样享受饮食乐趣,同时也报答死者抚养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

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元老;安四钉,四季兴隆;安五钉,五代同堂;安六钉,安到圆,内外仔孙富贵万万年。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