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二十四节气简介,二十四节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文明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二十四节气分为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独特意义,下面给大家分享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1

立春: 在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中国习惯把它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

雨水: 在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此时农村开始备耕生产。

惊蛰: 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为惊蛰。 "过了惊蛰节, 春耕不停歇"。 北方进入惊蛰,春耕大忙便开始了。

春分: 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0°时为春分。 这时阳光直照赤道, 南北半球得阳光平均,所以昼夜几乎等长。

清明: 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 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及大部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 雨量增多, 春暖花开,天空清澈明朗,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另流行扫墓活动。

谷雨: 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 "雨生百谷"道出了谷雨节气的由来。 谷雨是北方春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 中国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一般在公历5月6日前后

小满: 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为小满。 顾名思义, 小满是指夏收作物子粒将要饱满成熟的意思。 小满后, 北方各地的小麦就要熟了,而黄淮流域的冬小麦将开镰收割。

芒种: 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 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

夏至: 每年6月21日前后为夏至。 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同时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小暑: 在每年公历7月7日左右。一般小暑后就要数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它是从夏至后第三庚开始的), 所以小暑标志着一年最炎热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大暑: 在公历7月23日前后。 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立秋: 在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 中国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秋季开始。

处暑: 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 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向冷变化的节气。

白露: 在每年9月8日前后,白露指气温降低,并出现露水。

秋分: 在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 "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此时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寒露: 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 寒露一到,华北地区便开始进入深秋, 原野一片金黄,是秋游的好时节; 而东北地区则呈初冬景象,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却仍郁郁葱葱。

霜降: 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霜降表示气候渐渐寒冷,北方地区已出现降霜或开始有霜。

立冬: 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为立冬。 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的节气。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小雪: 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它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 此时,东北、内蒙古、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大雪: 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一交大雪,黄河流域的'冬小麦进入了休眠期。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 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这天昼最短, 夜最长。 冬至过后便是"数九"了。

小寒: 在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大寒: 在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大寒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节气与公历(阳历)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民间流行有"节气歌"一首: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简介2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等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等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