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嫁女的具体风俗

嫁女的具体风俗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8.4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嫁女的具体风俗,结婚在全国各地都有不一样的风俗,那么大家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结婚风俗有什么不同吗?北京结婚风俗有哪些呢?上海嫁女风俗又是怎样的?下面来看看各地嫁女的具体风俗吧。

嫁女的具体风俗1

一、女儿出嫁有什么风俗

1、女方在出嫁时,在挑选谁不能够去送亲时都是有目标的,而这个目标就是根据送亲行需要“全活人”这个规定进行。全活人在这个习俗中,所选的送亲人,得父母健在、原配夫妻双全,有兄弟姐妹陪伴,还有儿女承欢膝下。

2、女方出嫁时,爹妈、姑、姨、舅妈不能送:民间有这么一句流传法,爹妈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的顺口溜,而实际上是怕这些直属亲人在送亲时由于舍不得而会流下眼泪,给新人的带来不好的寓意。

3、忌孕妇送亲:古时候人们认为孕妇象征着血光,在新娘出嫁之时孕妇不能相送,理应回避,否则孕妇送亲会给新人带来血光之灾。

4、新娘不可一个人呆着:需全程有人陪同新娘。陪同新娘的人要从亲友中挑选,必须是已婚、父母、公婆健在,并且有儿女,最好是儿女双全,被称为全人。民俗认为,“全人”是比较有福气的人,她们可以带给新人同样的好福气。

5、忌吃喜饼:分发喜饼给各位亲友,寓意是把喜气带给亲友分享新婚的喜悦,但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不可以吃,新娘吃了喜饼就寓意自己把自己的喜气吃掉了。

6、婚后三日回门不得留宿娘家,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婆家,不能留宿娘家,若是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回去,夫妻也必须分开睡,以免新娘蜜月里的血光冲撞娘家。

7、婚礼百日内不得参加婚礼、葬礼,新郎新娘都还被称为新人,寓意新生活的开始。若是参加婚礼免不了和另一对新人见面,民间认为两对新人见面会产生冲撞,而葬礼则会给新生活带来不吉利。

嫁女的具体风俗

二、嫁闺女有什么讲究

嫁女儿,套喜被是沿袭数上千年的风俗习惯了,这种喜被一般都是由丈母娘亲手动手缝制的,棉花要使用新棉花,用旧棉花缝制喜被会被认为不吉利,老人说有“旧人”的意思,婚姻生活会过的不幸福,也有些家庭条件稍好的人家陪嫁几条蚕丝被作为嫁妆。被子也要是双数,有成双结对的意思,因为单数在礼数方面一直以来是不吉利的象征!

另外这种喜被在一些地区被称为“合欢被”,因为“被子”的谐音是“辈子”,所以嫁妆里面送被子就代表将女儿的一辈子都交在男方的手里。是一种对即将新婚的夫妻的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夫妻二人能够白头偕老,幸福一辈子。除此之外,嫁妆里的喜被数量越多也代表女方家底丰厚。

嫁妆琳琅满目,但一床质地精良、款式吉祥的喜被必不可少。在旧时江南,殷实人家会拉制几床蚕丝被当喜被,一来蚕丝被舒适耐用、稀少金贵,二来取“缠绵、厮守”的好彩头。

如今,时代更替,情意却代代相传。蚕丝被的轻盈、柔软、美好,渐渐成为喜被的不二之选。

三、嫁闺女父母最担心的事

1、彩礼高了,人家说你贪财,彩礼低了,怕闺女嫁过去受委屈!

2、没钱的看不上,有钱的怕被看不起!

3、兄弟少了,担心养老负担重!兄弟多了,担心老人偏心!

嫁女的具体风俗2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北京的婚嫁习俗:

第一步: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

第二步:陪嫁

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

第三步: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

第四步: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

第五步: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上海结婚习俗上海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

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

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

嫁女的具体风俗 第2张

上海浦东风俗:

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东乡下 (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

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1~2个时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

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嫌。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延的重要物事。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

嫁女的具体风俗3

黑龙江结婚 习俗一、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 台)。

6、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一般来说,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嫁女的具体风俗 第3张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难郎 一 下, 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