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生活百科 >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8.0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古人流传下来的禁忌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这些禁忌我们最好别去触碰。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古人传下来的禁忌的相关内容。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1

一、吃饭时的禁忌

1、忌用筷子敲碗。古人认为敲着空碗挨家挨户乞讨的是乞丐,所以对吃饭时用筷子敲碗非常忌讳。

2、忌手心朝上端碗。这条禁忌同样是因为乞丐乞讨时,会用五个手指托在碗底,手心朝上。

3、忌筷子竖插饭中。古人只有在祭祀时才会将筷子竖插在饭中,如果在非祭祀情况下将筷子竖插是很不吉利的。

4、忌席未散抹桌扫地。请客吃饭,如果宴席未散就开始收拾空碗空碟,打扫卫生,会被认为是“赶客”,是一种极不敬的行为。此外,在聚餐时还忌吃饭出声、忌大口喝汤以及吃饭过程中当众剔牙,这些都是极不雅的行为。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

二、穿衣时的禁忌

1、忌白衣白帽。古代居丧期间,丧服为白衣白帽,所以平常穿衣不能同时穿白衣和白帽,否则会被认为很不吉利。与此类似是帷帐不能改作衣服来穿。

2、忌丢鞋和踩别人鞋子。古人很忌讳丢失鞋子,因为这很可能被敌人所获,用以诅咒。《管子》中就曾记载过一件事:齐襄公外出打猎时不小心丢失了一只鞋子,齐襄公忙派人去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于是齐襄公重责了手下这个人,将他打的遍体鳞伤。作为一位国君,鞋子显然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齐襄公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就是源于对丢鞋的禁忌。同样,鞋与人的足密切接触,所以古人也非常忌讳随意踩踏别人的鞋子。

3、童子不衣裘裳。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这是因为古人觉得衣着穿戴要与内心的品行相称,君子不求华服,但求整洁,所以教育少年不要追求华贵的衣服。

4、忌衣服反穿。早在汉代时就对“反悬冠”非常忌讳,认为是“似死人服”,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将畚箕倒伏在堂屋中的忌讳,因为这意味着要埋人。所以,古人往往对一切颠倒、翻转穿衣都很忌讳。

三、家居禁忌

1、将上堂,声必扬。这条禁忌是说将要拜访主家时,要发出声音让对方知道,在很多地方即使是亲戚串门,在大门口都得先咳嗽一声才能进院。

2、将入户,视必下。客人进入主人房间后,眼睛不能左右回顾,以免看到主人的禁忌。

3、忌无席而坐。当然,现代人大多已经不习惯像古人那样席地而坐了。不过,古人在坐时,下方必须有席子,因为只有在丧事、战场以及打官司等场合才会无席而坐。古人认为无席意味着有忧愁,所以产生了不得无席而坐的禁忌。

4、忌坐时双腿外岔。《礼记》中说“坐毋箕”,意思就是说坐的时候不能双腿向外岔开,因为这样姿势非常不雅观,会暴露肢体的私密部位。孟子的妻子就曾不小心犯了这个忌讳,惹得孟子大怒,差点休妻。

5、男女七岁不同席。过了7岁这个年龄,男孩女孩就不能在同躺一张床了,这是因为要让小姑娘“渐知男女之防”。

6、忌镜子破损。镜、钗、簪这些物品都是与人朝夕相伴的,所以故意打破或者损坏都是非常禁忌的。

四、出行及行为禁忌

1、忌“指与唾”别人。王充《论衡》中就写道:“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与人谈言,口唾射人,则人唇胎肿而为创”。在古老的楚越之地,指与唾都是巫术常用的诅咒方法,虽然所谓的巫蛊并不会真的有所谓的杀伤力,但在礼法上来讲,指与唾都是对对方的极大挑衅和侮辱,所以古人对此非常禁忌。

2、外出旅行忌喝田水、溪水。这条禁忌主要是考虑到健康问题,因为田水、溪水中可能有蚂蟥。

3、父子不能同乘小舟。《涌幢小品》对这条禁忌的解释是,如果父子同乘小舟,一旦遇到风浪,则“并命绝嗣也”,意思这家男丁就绝嗣了。

4、五月不出行。这里的五月是指阴历,古人根据生活经验,认为五月“易暑疫蔓延”,出行的人往往受酷暑煎熬而蒙受不幸,所以有了五月经商者不出行、为官者不上任,不能盖屋、不能晒席子等习俗,这些其实都是生活经验而形成的禁忌。

5、同辈忌直呼其名。在古代,只有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字,而同辈或者晚辈是不能直接称呼对方姓名的,会被认为是不尊敬甚至是挑衅。如三国时,平辈之间相互称字,称关羽为云长,张飞为翼德。当然,现代人早已没有取字的习俗,所以直呼名字也没那么多讲究了。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2

一、大喜易失言

做人不要大喜大悲,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在高兴的时候难免希望自己能与别人分享快乐,但是千万要切记说话要沉稳,不可说大话,否则会让人感觉是个轻浮之人。正所谓“言多必有失”,话说多了不知道那一句就说错了,俗话说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道何时就把人得罪了。

二、大怒易失礼

这一点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就会怒气冲冠,常常做出对人不礼貌的事情,现在社会又是个法制的社会,很容易会为自己的过错而付出责任。而解决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发怒。

三、大惊易失态

一般人在惊慌的时刻,就会表现出一副失态的样子,古人对于自己的外在是很在乎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一同论天下英雄的时候,刘备在惊慌的情况下掉了筷子。如刘备这样的人在惊慌的时候尚且如此,那么常人更是难以做到了,因此做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四、大哀易失颜

这里的颜不仅仅指的是外在信息,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人在面对过于悲哀的事情时,难免精神状态十分萎靡不振,从而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正如现在社会相爱的恋人失恋了一样,有的人会哭闹着去寻死,其实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失恋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一个人的人生照样会过得精彩。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 第2张

五、大乐易失察

人在高兴的时候,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十分愉悦,从而就会放松对外界的警惕。就拿过去将军打胜仗来说,肯定会由于高兴而失去对敌人的防备,很有可能就被敌人偷袭,导致全军覆没。

六、大欲易失节

讲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欲望的诱惑情况下,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失去做人的原则与底线。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人贪图一点蝇头小利从而做出损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克制住自己的行为,不然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七、大思易失爱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瞻前顾后的,忧虑过多反而会导致错失机会,就拿爱情来说,很有可能在你考虑合不合适的时候,爱就这样溜走了。

八、大醉易失德

俗话说的好“酒壮怂人胆”,人在喝醉酒的时候,言行就会不受大脑的控制,往往会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这就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别轻易的就陷入醉酒状态。

九、大话易失言

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夸大其词,老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就要执行,拍胸脯说大话之前,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十、大欲易失命

这里的欲就是欲望的意思,世间的欲望太多了,有人想要钱有人想要权,这些都不要过分的去追求,该是你的终究是你的,硬要强求很容易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3

中国人对自身的身体禁忌

中国的平民百姓只所以要尽力远离那些“命大”于己的神圣的权威人体和不洁净的危险人体,当然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害怕那具有更强的神秘力量的人体通过接触、目视、语音的传导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对自身以外人体的禁忌。除此之外,民间还相信,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人体采取一些禁忌行为,进一步确保自身人体的安全。

裸露禁忌

中国人忌讳裸露自己的身体。除了小孩子可以光着身体到处跑以外,

成年人绝对不可以将肉体裸露人前。民间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可能是出于对男性干重体力时太热的照顾,也可能是出于男性上体无性刺激敏感特区的考虑,所以男性上体的裸露限制尚不太严格。对于女性,要求的严刻是惊人骇世的。旧时,一般平民良家妇女,人幼年起就深藏闺阁,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家里。这意思不外是要将难以包裹的.脸、手都隐藏起来,不让外人看到。因为女人任何部位的裸露都会产生“性引诱”,都会引起男人的淫欲,从而招致祸患。在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中,万喜良为逃避修长城的苦役,跳进了孟姜女的家院,正巧看到孟姜女在玩水时裸露的胳膊。于是,孟姜女只得做了万喜良的妻子。从这里看,裸露禁忌的根由并不仅仅在于有失礼貌或者男女间的私情,而还有更深层的信仰根源。亦即,在别人看到自己裸露的肉体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就被这人摄去了、占有了、控制了。因而,裸露者也就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只有服就这人而去了。只不过,这种深层的根源在后世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变换了形貌而更加隐蔽罢了。直至如今,当人们提起某某人时,有人会带着很自豪、很自信的口气说:“他呀,我见过!”“我认识他!”“我们是莫逆之交。”“我们从小就在一个水坑里洗澡。”等等,这口气里多少还隐约地可以感到他是在说,“我已经占有了他!”这种占有的观念,当然也是属于灵魂的占有的!他越是熟视过他的面孔、他的肉体,越是更多地、更牢地把握着了他的灵魂!

古人传下来的禁忌 第3张

现代中国人对于裸露身体仍是有所忌讳的,不过不像旧时那样拘泥了。对于乳房、性器官的裸露是禁止的;对于四肢和其他不太性感的地方则听之任之了;对于“比基尼”三点式泳装的接受以及对人体画展、人 体艺术的欣赏标志着中国人在这方面意识的突破和进展。

骨相禁忌

由于相信通过注视可以摄取、控制灵魂的巫术效验,所以中国上古时就有许多人体相法。骨相便为其中一种。王符《潜夫论笺.相列》云:“人之有骨法也,犹万物之有种类。”王充《论衡.骨相篇》云:“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王充还列举了范蠡去越,尉缭亡秦的例子。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秦王为人,隆准长目,鸷膺豺声,少恩,虎视狼心……不可与交游。”都是通过骨相、占验掌握对方灵魂从而加以避忌的实证。可见民间是有“长颈鸟喙”、“隆准长目,鸷膺豺声”等骨相禁忌的。骨相呈凶兆的俗信原则一旦在民间约定俗成,便不仅适合于别人,也适合于自身。因而自身如有呈凶兆的骨相也会自我讳忌的。当然,这种相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民间仍有众多笃信不疑者。此种情状,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早就在《荀子.非相篇》中指出了,他说:“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他还列举了许多实例来论证骨相之法是不可信的,指出“相形不如论心”。可见相骨禁忌是属于俗信的,其中迷信、谬误的地方,也早已被明眼人看破。不过,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因少数智者的觉悟而中止和改变,骨相信仰仍然越来越繁复地发展、延续下来。民间有“上身长,佐君王;上身短,福分浅”、“上身长,坐中堂;下身长,走忙忙”的说法。这是媚上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上身长,下向短,不吃嘴就是懒”。这是劳动者自珍的俗谚。两种说法虽有立场的分别,却也有一致的地方。它反映了对同一骨相不同立场的不同禁忌,也是一种骨相俗信的特例。总之,民间对骨头的灵气还是崇信的,“骨法为禄相表,气色为吉凶候”。对意志坚定的强者,民间俗称之为“硬骨头”、“有骨气”。《西游记》中白骨精能从一堆白骨而变化成人形也是中国民间相信骨头是有灵性的一个证据。《水浒传》中武松葬兄以骨,还有今天对故人哀思寄托于其骨灰等等,也都与骨灵信仰不无关系。由于民间存有骨灵信仰,所以迷信活动中,凡骨相不好的人便成为众人禁忌的对象,对自身骨相不好的,便也深以为忌,想方设法要改变自己的厄运。

广告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养生常识
生活百科
中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