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健康资讯 > 双相障碍有多狡猾?诊疗延迟时间告诉你

双相障碍有多狡猾?诊疗延迟时间告诉你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主要发现

荟萃分析显示,双相障碍起病至确诊/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达5.8年(95%CI,4.8-6.8);

双相障碍有多狡猾?诊疗延迟时间告诉你

然而,结果更「惊悚」的研究可能更易发表:发表偏倚可能使这一时间间隔放大了16%。

双相障碍起病至确诊之间往往存在较长的延迟,尤其是年轻人:其心境症状可能被父母或医生误认为正常的「青春期躁动」,进而失去了及时诊疗及获取最佳临床转归的机会。

为更好地评估双相障碍起病至开始干预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自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共同开展了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于7月26日在线发表于《TheCanadianJournalofPsychiatry》。本次分析共纳入了发表于2014年7月31日之前、来自27项研究的51个样本,共涉及9415名双相障碍患者;针对特定年龄组(如老年或儿童)患者的研究被排除在外。针对影响研究间异质性的因素,研究者采用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分析等进行了探讨。

主要结果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起病至开始管理之间的汇总时间间隔为5.8年(5.8;95%CI,4.8-6.8),但研究间的异质性很高(I2=92.6)。有证据显示,报告该间隔较长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换言之,结果更「惊悚」的研究可能更易发表。经过计算,发表偏倚可能使这一间隔放大了16%。

当研究中的起病定义为双相首次发作(相对于症状或疾病发生),而干预定义为诊断时的年龄(相对于治疗或首次住院年龄)时,发现起病至干预的时间间隔更长。另外,最近发表的研究、采用系统方法的疾病年代学研究、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占比较小、平均发病年龄较小的研究中,起病至干预的时间间隔更长。

启示

本次研究发现,双相障碍从症状出现到诊断与治疗之间,通常存在很长的时间间隔,疾病早期对于双相障碍的干预可推迟或阻止疾病的发展。然而,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如遗传测试、脑成像或炎症标志物,可帮助在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阶段早期识别双相障碍。近期提出的双相障碍分期模型,不仅考虑了疾病历史,也考虑到疾病的异质性表现,可提高我们早期识别双相障碍的能力,也有助于双相障碍早期干预的指南发展。

以往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已经采用了与DUP类似的未经治疗的双相障碍持续时间(DUB)这一概念,定义为发病年龄至首次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年龄之间的时间间隔。除双相障碍的早期诊断与评估方法仍不成熟之外,从患者角度来看,诊断延迟往往与对疾病缺乏认识,及在疾病污名化的环境下缺乏治疗意愿相关。另一方面,精神科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所造成的误诊,也可能导致诊断延迟。

为什么青少年双相障碍容易误诊?

文献索引:DaganiJ,43716656607.[Epubaheadofprint]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feifei

广告

孕育探秘
时尚女性
男人视觉
保健图库
身体探秘
医学纵览
病态视觉
美女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