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 > 时尚女人 > 中国最早的耳环

中国最早的耳环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最早的耳环,如今很多人都有耳洞,不管是女性还是女性都是可以戴耳环的,戴耳环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流行,戴耳钉可以佩戴很多很好看的耳环,以下为大家分享中国最早的耳环。

中国最早的耳环1

一、玦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耳饰。外形似环但有缺,大多是用玉石做的。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玦的纹样开始趋向华丽,汉代时期仅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佩戴玉珏,既可以双耳也可以单耳,没有性别和年龄的区别。

中国最早的耳环

二、瑱(tian,二声)

这是诞生于秦朝时期的一种礼仪耳饰,它也叫“充耳”,最初是用来堵耳眼的,后来就被用来悬挂于人的耳畔,是一种礼仪用品,用于提醒佩戴者谨慎自重,勿听妄言,成为一种极具华夏礼制特色的耳饰。

男子使用时,一般是作为冠冕的配件,女子使用时一般是系在簪首,主要流行于晋汉时期。这种耳饰的流行,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人尊礼、尚礼,将礼视为一切习俗的行为准则的文化特质。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2张

三、耳珰(dang)

专门指的是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饰物,主要流行于汉魏时期,以玉石和琉璃材质居多。其形状有收腰圆筒形、钉头型和穿系珠珥形。佩戴方式最初是穿耳式,后来随着中原礼文化的兴起,又出现了簪耳式和系于耳部两种方式。在汉代,上流阶层的女性主要以簪耳式为主。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3张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4张

四、耳环

耳环,最初是以金属为主体材料制作而成的换装耳饰,宋辽时期,变成带有环脚的样式。环脚是用作簪戴的细弯钩,宋代的耳环环脚较短,到明代时在耳后会伸出很长的环脚,有约束行为、使人端庄之意。

耳环在史籍中出现较晚,在众多的记载中,耳环的佩戴对象多为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且不分男女,均可戴之。在汉族,男子不崇尚穿耳洞,也不喜欢佩戴耳饰,直到宋代,汉族的女子才开始普遍佩戴耳环。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5张

五、耳坠

这是在耳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耳饰。它的上半部分大多是圆形的耳环,环下在悬挂若干坠饰,人在行动时,坠饰可以来回晃动,颇显得婀娜多姿,故名耳坠。

但也由于耳坠不若耳环庄重,所以在宋元时期,女子耳饰多以耳环为主。到了明代晚期,耳坠才相对多见一些,但款式还是有所限制,大多比较简约、介质,没有过长、繁缛的流苏。到了清朝,耳坠开始大面积流行开来。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6张

六、丁香

又叫“耳塞”,是一种小型金属耳钉,也可在钉头镶嵌珠玉装饰,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它小巧轻便,适合家常佩戴,材质上多以金银为主,富贵者多嵌有珠宝,穷人多以铜锡为主。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7张

七、耳钳

耳钳原是满族人对耳饰的代称。清代有“一耳三钳”,其实最开始说的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件耳饰,可以是环,可以是坠。

到了晚清,就出现了一种特指夹钳的耳饰,它无需穿耳洞,不会破坏身体的全形,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新女性崛起之时,也是当代女性在特殊场合需要盛装穿戴而不得不佩戴耳饰的一种方便之选。

中国最早的耳环2

耳环作为一种极普通的日常饰物,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不过,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耳环还不叫耳环,也不叫耳钉或耳线。它们叫做玦、瑱、珰、环等等。

玦是指有缺口的环形玉石。仔细一想,玦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开头戒指。玦也有多种形态,有的素面无纹,有的雕琢纹饰。此外,玦还分大小,小的作耳饰,大的是佩饰。

瑱字略生僻,先注个音。瑱,音tiàn。是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通常用丝绳系、挂于耳旁,或者直接挂于耳上。

珰则是直接穿挂于耳垂的耳饰。珰的.形制多为圆柱状,两端大,中间略收,以便卡在耳孔之中。《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服饰发型中那一名句“耳著明月珰”,想来正是说刘兰芝戴着明月形状的耳饰。

最后要说到环了。环为圈状耳饰,属于和近现代流行的耳环最接近的一种古代耳饰。

玦、瑱、珰、环等耳饰流传到汉以后,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可能终于发现耳饰名称太多,让人傻傻分不清。于是,给耳饰家族取了个统一的名字,叫做耳珰。

说完名称,接下来聊一下古代佩戴耳饰的人群。其实,远在商周之时,哪些人可以佩戴耳饰,并无制度礼法规定。就好像最初“朕”的称呼不是皇帝专属一样,耳饰也是人人可以佩戴的。

到了秦汉,皇帝的大老婆皇后,皇帝的小老婆们,也即嫔妃,还有朝廷重臣的老婆命妇是不能穿耳的。既然连耳洞也没有,何谈耳饰?而其他的士庶之家的女子就必须穿耳。也就是说,秦汉时期,是否有耳洞,是区分贵贱的标记。

这一贵贱标准一直延续至六朝以及之后的隋唐时期。直到社会风气开放的唐代,妇女穿耳之习俗才被废止。只有优伶娼妓等人群中,才会偶然出现穿耳和佩戴耳饰的现象。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8张

关于这一习俗,五代欧阳炯《花间集》中的《南乡子》一词有明确记载,曰:“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所以,耳饰作为一种日常饰品,开始为中国古代女子大范围佩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自然是从封建礼法严苛,统治者大肆鼓吹封建伦理纲常,强调闺范礼数的宋代、明代盛行的。宋明之后,不仅仅是普通妇人,即便是贵为皇后、嫔妃、命妇,也统统都要穿耳,即打耳洞。

然而,清朝时,已经被无非贵贱“一刀切”的穿耳又起了新变化。因为满汉有别。这时候,汉族妇女耳饰仍然沿袭宋明旧制。而满族妇女的耳饰却为“一耳三钳”。没错,正是和清宫剧《延禧攻略》里演的一个样。钳指穿耳孔式的耳环,“一耳三钳”即一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

最后,普及一下古代耳饰的分类。就性质而言,古代耳饰主要耳环、耳珠、耳坠三大类。

耳环多是金属材质。出土的商周时期的耳环多为青铜制品,金质耳环也出土了不少。宋代穿耳之风盛行后,耳环风格多样,材质扩充到铜、金、银、玉等等。

耳珠是镶嵌在耳垂上的小耳饰,多以圆形或椭圆为主,常见的材质有金、银、珠玉等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说:“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这里,李渔所说的“丁香”便是耳珠的一种。

耳环下的坠饰物则被称为耳坠。《金瓶梅词话》中就提到过许多耳坠名称,比如“金笼坠子”、“银镶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

而《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道:“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则是指玉质的耳珠。

发展到今天,耳饰已经成了爱美女士们的出街必需品。常见形态有耳钉、耳坠、耳线等。

中国最早的耳环3

耳环的由来

佩戴耳环、耳环的由来,说法各异。有人认为它最早源于北方民族用于出嫁的金属耳套,但比较可信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耳环、耳环的出现,是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耳环、耳环最初是用于医疗治病的目的而出现的。

传说古代有位姑娘,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终日啼哭不止,天长日久,视力逐渐减弱,终致双目失明。这时来了一位神医,手拿银针在姑娘两耳垂各刺一下,姑娘当即重见光明。

为了纪念神医的恩德,姑娘请人制作了一副银环,朝暮佩戴在耳朵上。此事传开之后,姑娘们在发生眼病时,便在耳垂上穿孔,坠上一个美丽的小环,这就是戴耳环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耳环 第9张

耳环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耳环是妇女耳坠上特有的饰品。据史书记载,我国妇女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佩戴耳环了。耳环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开始戴耳环讲究越大越好

为了显示高贵、庄重,有的耳环竞长达20厘米之多,从耳垂挂到胸前,有人甚至由于耳环过重而把耳朵眼坠破了,使耳朵缺损而畸形。后来,耳环逐渐转向小巧精致。耳环在选材上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又逐渐增添了琥珀、翡翠、玛瑙、钻石、水晶、玻璃、玉石等。

耳环的款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有无穗、单圆、双穗等多种样式。无穗式有大圆、椭圆、葡萄形、花朵形、麦穗形等、双穗式有菱形、镀金珠、钻石珠、水晶珠等等。

从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在研制和起用非贵金属的合金材料,80年代使用的材料范围进一步扩大,有陶瓷、高级塑料、玻璃、贝壳、木料等等。

目前耳环的款式除了一些高档的产品仍沿用古典形式和传统技术外,中低档产品向奇、新、究的方向发展,各种社会艺术思潮无不都在耳环的款式上反映出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