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 > 女性保健 >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2.9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当今社会上,大部人都是以瘦为美的,更是一味追求骨感美,现在信息时代比较发达,大家都会通过各类的APP去了解各种减肥方法,那么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1

时下APP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像现在的探探(社交类)、小红书(社区电商平台类)都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们的新宠。而在众多的医疗健康类APP中,减肥APP也属于其中的一大门类,许多人在运动的时候通过打开APP,记录下自己的足迹以及消耗的体能。

然而使用这些app到底有没有效果?国外科研人员已经作了一系列研究,从连续几年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减肥APP效果确实有限,虽说聊胜于无,但如果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进,相信这些app一定能发挥应有价值,真正成为所有肥胖人群的瘦身利器。

减肥APP实质性效果不明显

最新的研究是来自去年11月4日,发表在《肥胖》杂志上的一项实验成果。杜克大学研究显示,虽然使用手机app能持续追踪运动、热量和减肥效果,但实际上,平均而言,减肥APP并没有对年轻人产生实质性效果。研究清醒洞察了减肥的复杂性以及依赖减肥APP方法的局限性。使用便宜方便的app入口的目标用户是18~35岁的热衷新潮技术的年轻人。

该年龄群体中35%是超重或过度肥胖的,研究成果的主要撰写者杜克大学教授 Laura Svetkey认为,根据该年龄群体喜好新技术的特点,有望借助最新科技干预或纠正他们的行为,毕竟这些人的生活习惯还未定型,容易改变,通过人为干预能避免心血管、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发生。

该研究随机调查了365名介于18到35周岁的青年超重群体,分为两组,第一实验组要求应用免费的安卓APP,名为CITY(Cell Phone Intervention for You),该app由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和Northeastern大学的互联网医疗研究团队联合开发。

和许多其他市面上的APP一样,CITY能跟踪热量摄入、活动量和减肥计划,也提供减肥小技巧、满足用户社交需求。平均而言,使用这款app的用户两年后能减掉2磅体重,而控制参照组成员,只阅读锻炼和营养等宣传手册,同样也能减2磅左右,所以实际上,两种方式的效果差不多。

认为,对于一些人来说,APP有用,但一般而言,使用APP的效果与对照组差别不大,虽然这并不能全盘否定所有APP对减肥毫无用处,但这款app效果甚微。其实其他研究已表明,受试者如果能获得减肥教练的个人化指导,参与行为干预,减肥效果是可以被保证的,但缺陷是人力成本过高。

在这项研究中,健身教练会连续六周、每周一次地约见受试者,之后每月电话会议对其跟踪,最后发现凡在教练组的实验成员都比控制组和APP组平均减重更多,大概是一年后能减8磅,而控制组相比只减了5磅。但两年后,没有迹象表明app或私人教练组能比只获得教育宣传资料组的成员减重更多。

表示一些研究的局限性也会得出上述结论。虽然允许实验者在两年内下载其他减肥APP,如MyFitnessPal等,但没有证据表明使用CITY APP的和增加使用其他APP的群体,在减肥效果上有何提高。原因也可能是不同app间缺乏交互,或者设定为18到35周岁目标群体不够合理。

接下来,研究人员还要为年轻成人开发工具,包括不同的app,虽然很多人能在极短时间内减肥,但问题是下降的体重能否长期维持。研究者一直关注中老年群体,而忽略年轻人群,但恰恰是年轻人群在减肥上更为困难,这些人需要干预治疗以抵御后续的疾病风险。

同期在2014年11月份,有份调查显示,当时已经有数百万美国人在使用智能手机APP计算热量以及健康水平,根据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上的研究显示,利用计算热量的APP并不能保证体重减少,至少没有减多少。而且尽管健康追踪的APP有可能帮助用户减肥,但实际减肥效果可能不是由app带来的。

该结果再次表明减肥是个艰难的苦活,虽然APP是追踪热量摄取的强大工具,但在减肥方面作用不甚理想。研究者向超重成年人推荐了MyFitnessPal 的一款app,这部分成年人原本打算在洛杉矶基层医疗机构里开展减肥的。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

为什么选择MyFitnessPal,主要因为它是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的主流app之一。用户能从超过400万食物数据库中选择,并将食物添加到每日食谱上,通过记录每天饮食热量的总和,并与制定目标相比较,以控制饮食。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将212名中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APP跟踪热量和锻炼,并允许用户与其他人发生社交互动,另一半人没有限制,而且也不知道另一组使用的app名称,只是可以采用自己惯常的减肥方法,或与基层医生讨论减肥等。

分析两组受试者三个月和半年的数据发现,两组减肥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受试者包括没有使用APP的人在内,平均能减肥5磅,。结论,使用APP表现并没有更好。另外,使用APP的用户不能保持粘性,第一个月每周用5次,但第二个月只能每周用1次了。但是研究结果发现,持续使用MyFitnessPal以跟踪热量的受试者确实达到减肥的目的,即使用app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用户,减肥效果最好,减了大概30磅。

分析原因,虽然很多人在用减肥APP,但实际没有谁有足够的时间长期关注食物热量,如果不能长期使用该APP,遵照APP的要求使用,那就不能保证一定能减肥成功,但是APP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88%的人使用app记录健康状况,在7天内就有效果了。使用时间越久,就越有效。毕竟有的用户仅仅使用了2个月就放弃了。

而且单纯记录食物并不能阻止用户摄入垃圾零食。但这能让用户意识到饮食习惯,更注重健康饮食,这被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过了,记录每日饮食有助于减肥。所以利用app跟踪健康是控制健康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只要能维持良好习惯就有作用。

另外参与研究的Dr。 Kamal Jethwani认为,仅仅是记录数据的APP是不够的,必须设置多功能强化减肥效果,如引入人为减肥教练、社交互动、现金奖励机制、游戏娱乐等。另外临床医生也应该参与进来,积极鼓励病人减肥。要有持续性的鼓励,保持病人减肥热情。为此研究人员还改进了APP设计,研发了一款 Text 2 Move的减肥app,干预大众健康行为,帮助减肥。动态电话信息能跟踪用户锻炼量及地理位置,之后有针对性的推送消息,并得到用户的反馈互动。

再回顾2013年,发表在JAMA Intern Med(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相比不使用APP的人来说,采用app追踪每天热量,对减肥可能有益。

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9名、大部分年龄在40以上的超重成年人做了测试。实验组被分成两组,一组给予移动医疗app计量热量,但另外一组不采用新技术。另外,所有人都额外参与营养和减肥的健康教育班。

研究表明使用能跟踪热量摄取APP的小组,比用纸笔记录的笨办法,更能有效控制体重。在前3个月,通过跟踪热量摄取,受试者平均体重减少5%,比对照组能多减8.6磅。最终结果是成功减肥的人,一部分采用了跟踪热量的app,一部分接受每两个月一次的健身小组教练的跟踪指导。

对减肥app有效性分析,一是受试者知道他们的减肥结果将直接通过手机传给减肥教练,即有人监督,对减肥造成无形压力。而只用纸笔记录饮食热量的,是没法将减肥结果传给教练的。深层分析,这样的方案设计中融入自我监控的机制,提醒每天吃的食物热量,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能清醒认识食物的真实热量,就能自我控制,减少进食。

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受试者并非技术控,他们平均年龄58岁,据此猜测,减肥成效或多或少受相关变量影响,比如对移动设备的熟悉程度,或被新鲜好玩的技术分心程度等。而且受试者中减肥最成功的人,不仅使用了移动app,而且自觉参加了减肥健康教育、

由于测试人数量过少,所以最终结论并非完美,然而为今后减肥或病人护理指出了可参考的途径,比如将APP设计得更为精细化,另外新app结合人为监督,将对减肥产生不错效果。

同样的,2013年10月8日,TIME也发文介绍了马萨诸塞医学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文章批评色彩更浓重,直言莫要为减肥APP浪费金钱,因为数字手段的减肥措施可能效果并不及老旧的节食和锻炼减肥,另外付费使用APP意义不大, 文章直言不讳地提及使用最新科技的减肥app,如Daily Burn , Livestrong, 和 FitBit等,也不能将用户变身更苗条。

这些APP都能计算食物热量,每一步消耗的热量,从而帮助节食减重,还有通过奖励性提醒,推送消息,鼓励人们更有动力地减肥。研究人员表示这些app并不能保证用户粘性,无法让用户长期参与,所以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研究者对比了iTunes和Android市场上最流行的30种减肥APP,免费和付费都有。在30个APP中,28个都采取了行为干预策略,该策略曾经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证明有效。同时发现付费APP并不比免费app效果更好。

减肥医生Dr。 J。 Shah认为,机构利用传统的食物记录方法,让95%病人也能成功减肥。因为记录食物摄取的习惯能帮助用户监控体重,让他们时刻查看消耗的热量。Dr。 J。 Shah也认为一些病人感觉数字化技术的体验更好,所以会向特定用户推荐某些APP。最有效的减肥app,包括详细记录病人每天饮食、蛋白与糖份的热量摄取,也会通过设定目标鼓励用户运动锻炼、饮水,睡眠充足。

在上述研究的APP中,提及最多的就是能记录并计算食物热量的功能,这一点早已被之前的'研究人员所证实。这类app相比老套的纸笔记录饮食热量,能全方位地跟踪用户饮食、锻炼情况,对减肥起到一定作用,即使最终效果和传统减肥方法一样,在技术上还是更为方便,而且功能更加全面。

另外较突出的是,人为干预用户减肥,效果显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就基于干预策略,设计了针对糖尿病人的预防计划,帮助糖尿病人节食和锻炼,以减轻体重的5%~7%。所以一些减肥app还混有人为干预的功能设计,上述几项研究成果均表明,人为监督、负责对减肥控制体重的确有效果。

总结减肥app效果不理想或成果不明显的原因

有的app只是单纯记录饮食热量或锻炼情况,并不能阻止用户进食垃圾食物,没有人为干预策略设置,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用户不良习惯难以纠正,但另一方面,引入人为干预,花费成本又过高。如果在经济支出可承担的范围内,有家庭医生或基层机构医生能参与减肥计划,必然能提高病人减肥效果,预防后续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

减肥app的用户粘性低,不会自觉自愿地长期坚持使用。大部分研究表明,刚开始用户热情高涨,有兴趣使用APP,但随后基本闲置使用,所以在上述研究中,一般短期内是否使用APP对减肥效果基本无用,只有长期持续使用,才有可能见效。所以在今后的app设置中,应掺入更多奖励激励设置,包括现金激励或游戏娱乐奖励等,能保持较高的用户粘性,才能赢取减肥的最终胜利。

有的app功能单一,只能记录饮食热量。建议后续增加功能,包括社交互动、游戏娱乐、现金奖励等常规功能外,需要实时跟踪用户的减肥进展。比如配合一些设备,能及时在特定时间点,或用户感到饥饿的时候发出信号,坚定减肥决心。还有包括增加扫描条形码功能,让用户对食物热量有更详细的了解,此外及时推送个性化信息,如邮件或短信等,都能激励用户坚持完成减肥目标。

减肥APP融入三大内容才能与时俱进

未来的减肥APP一定要融入三点内容,一是计算各种类型食物的热量,让用户对每日摄取的卡路里有清晰的认识;二是引进人为干预手段,让基层医生或健身教练等专人负责减肥计划,实时跟进减肥进展;三是增强APP使用粘性,因为减肥是长期的过程,如何维持短期内的减肥成果也要讲求方式方法,所以在APP设计中,想法设法吸引用户长期参与,尤为重要;四是功能多元化,可以结合智能硬件等为用户推送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提醒消息,指导用户行为。如果能实现上述几点,也许借助app来减肥,将变得不再困难。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2

1、早上运动

如果习惯早起,可以在早上运动。但要注意的是,饱腹时运动对肠胃不好,不宜吃饱早餐就马上运动:另外,早上刚起来时血糖较低,运动前需要先补充一些能量。因此,早起后先喝一杯蜂蜜水或者一片面包,再去运动比较好。运动后1~1.5小时,再吃早餐。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在运动结束的半小时后,吃少量早餐。同时,上午加餐的时间可以提前一些、数量增加一些。

2、中午运动

中午是不太推荐的运动时间段。因为这时运动容易影响到正常的中餐,而中餐对于减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其他时段不好安排运动的话,可以这样安排中午的饮食和运动:上下午的两次加餐增加分量,相反,午餐减少分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午餐和运动的时间依然尽量遵守“正餐至少2小时后再运动,运动后1小时后再补充较多的能量”的原则。

减肥APP究竟靠不靠谱 第2张

3、晚上运动

晚上是最能灵活安排的时段。如果可以在傍晚6:00左右吃饭,晚上8:30左右运动是最好的选择。太晚则易影响睡眠。

如果需要在晚上7~8点运动,则可以把一些晚餐的分量转移到下午的加餐(或在运动前2小时吃晚餐),运动结束1小时后也可再补充一些水果、蔬菜、豆制品、稀粥等,避免晚上饥饿。尽量不在晚上运动后大吃,这样不仅让肠胃负担过重,也会影响减肥。

其实注重减肥是为了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受到一些肥胖疾病的影响和困扰,但是要是你选择的减肥方法不正确,那么就可能会因此而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影响和伤害,所以提醒每一个减肥的朋友,都能够了解科学的减肥方法。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