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容 > 护肤 >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

来源:可可女性网    阅读: 1.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想要肌肤变得更加娇嫩光滑,水乳的保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平时简单的洗脸并不能帮助我们去角质,护肤是由一道道工序组成的,下面看看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学习护肤小技巧!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1

1、真危险美白成分:

基本上危险的美白成分现在已经很少了,除非你是购买来路不明的品牌。但仍然需要注意,这些天生被视为高危险的成分包括:汞、维生素A酸、对苯二酚(氢醌)和双氧水。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

成分1:汞(俗称:水银)用多了会汞中毒,让肌肤越来越薄,造成肌肤脆弱发炎;当然现在几乎不会看到它的身影,只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品牌与来源正确,应当就没有问题。

成分2:维生素A酸。它用于治疗青春痘虽然可行,但用于美白容易因为光敏感造成返黑或过敏。更有医学报告现在证实,白天使用维生素A酸会造成皮肤癌,所以必须格外小心。白天加强防晒,把含有它的抗痘产品留到睡前使用吧。

成分3:对苯二酚(氢醌)目前不能添加在保养品上,只有在药品类(像三合一药膏)中添加,如果是单独的氢醌,很容易产生发炎和过敏的状况,造成黑色素沉着,所以三合一药膏才要用类固醇实现减缓的功用。

成分4:双氧水,只是有暂时漂白作用,基本上有强大的细胞毒性,必须避免使用,像我们常见的染烫剂中就会添加双氧水,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染烫发是多伤头皮的事,痘痘型保养护肤品也会少量添加一点,但如果放在美白产品中,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合法化美白成分:

成分1:熊果素

原理类似氢醌,白天如果涂抹,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着,一定要注意防晒。

成分2:果酸

同样也是会产生黑色素沉着,建议做果酸,一定要渐进式加浓度,从低到高,白天要高度防晒,避免直接照射太阳,才能避免副作用发生。在专业美容诊所进行果酸换肤类的治疗也是一样,由于果酸作用在角质层剥落,所以浓度配比、专业监督和治疗后的后期护理都需要谨慎对待。

成分3:维生素A

适合夜晚使用的护肤品成分,白天用一样有返黑问题。可以在白天使用保湿与防晒为主的护肤产品。

3、高科技美白新成分:

成分1:新成分醯苯胺SEPIWHITE

这是OLAY花了5000万研究出的最新美白高科技成分,可以跟MSH黑色素促进激素产生拮抗性,其实它的结构就很像MSH这种荷尔蒙,先结合掉黑色素母细胞的受体,结合后MSH的醋黑色素生成根源也就被阻绝了。

成分2:西洋赤松萃取PHENYLETHYLRESORCINOLSYMWHITE377

这是L’OréalParis集团研发出的,其功效在于,美白效果比曲酸好10倍。有效抑制酪氨酸酵素。像日本品牌Dr。Cilabo美白精华就是直接用SYMWHITE377命名。

4、平价好用的美白成分:

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C糖甘等等!这些虽然没有非常平价,但十分稳定且好用,加上功效多重,不仅有美白、抗氧化、抗老化效果,目前更有厂商发现具有保护干细胞的效果。另外,像是鞣花酸、熊果素、曲酸、凝血酸等等,都是非常好用也平价的热门美白成分。比如曲酸,在大约100多年前,就广泛存在于日本酒、日本酱油、味噌酱等食用材料的酿造过程中。它可与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铜离子结合,从而阻碍黑色素的生成。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前涂抹含有曲酸成分的制品,可对红斑、色素沉淀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曲酸作为美白类医药部外用品的有效成分,受到了日本厚生省认可。分析以上这些成分标志,相信完全可以帮助你在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中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5、传统美白成分:

许多植物美白爱好者,除了相信食用维生素C高的水果蔬菜外,也深信植物的美白能量够强大。事实上,包括桑椹根部萃取、桑白皮、甘草根部萃取、当归萃取都是较为传统和稳定的美白成分。另外其他天然植物萃取如葡萄发酵成分萃取、薄雪草萃取、黄岑萃取、虎尾草萃取等都是具有美白价值的天然植物成分,至于今年爆红的`包括莲子萃取、艾草萃取都是红火的热门成分,供大家参考喔!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2

抗氧化剂

紫外线辐射可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激活酪氨酸酶,诱导黑素生成。抗氧化剂可中和氧自由基,减少对酪氨酸酶的活化刺激;同时可阻碍酪氨酸酶的氧化反应,阻断黑素的合成。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谷胱甘肽、辅酶Q10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维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但不建议通过口服维生素C美白。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小剂量口服几乎无临床可见的美白效果,大剂量口服则易产生恶心、呕吐,诱发胃溃疡等不良反应。维生素C的衍生物,如维生素C棕榈酸酯是油溶性的,常与其他美白原料复配用于护肤品中,可获得美白效果。

美白护肤品成分你了解吗 第2张

氢醌

氢醌的化学名为对苯二酚,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美白成分。氢醌通过结合酪氨酸酶活性部位的组氨酸,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但氢醌具有一定刺激性,可能引起皮肤红斑、灼热等。如果浓度偏高,还具有细胞毒性,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色素脱失、外源性褐黄病等。目前,我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禁止将氢醌作为化妆品成分。

熊果苷及其衍生物

熊果苷是氢醌的糖基化衍生物。与氢醌相比,熊果苷性能温和、毒性小。熊果苷可在不具备黑色素细胞毒性的浓度范围内与酪氨酸酶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生成。目前,熊果苷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美白产品中。

曲酸及其衍生物

曲酸为真菌代谢产物,来源于醋酸杆菌、曲霉和青霉菌等。曲酸可螯合酪氨酸酶活性位点上的铜原子,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但是曲酸的稳定性差,对光、热敏感,易与金属离子螯合,易氧化变色,且皮肤吸收性较差。为克服曲酸的缺点,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曲酸衍生物,其中不少品种显示出较强的美白效果。曲酸双棕榈酸酯是现在流行的曲酸美白剂,曲酸单亚麻酸酯则结合了曲酸与亚麻酸的美白作用。

壬二酸

壬二酸又名杜鹃花酸,通过阻止酪氨酸酶活性部位与酪氨酸相互作用,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同时,壬二酸可以阻断黑素在黑色素细胞内的正常运输,从而减少黑素颗粒的形成。壬二酸的美白作用具有选择性,对高活性的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正常色素细胞的作用有限。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会参与伪黑素的催化,常作为美白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谷胱甘肽有两种形式,分别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谷胱甘肽的美白机制包括:通过抗氧化方式消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间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与酪氨酸酶活性位点结合,直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酪氨酸酶向黑色素前小体的运输;促进真黑素向伪黑素转化;调节黑色素细胞毒剂的脱色能力。

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又名传明酸,是一种纤溶酶原抑制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其分子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可以与酪氨酸酶结合,占用黑素的合成工具,产生竞争抑制作用。此外,氨甲环酸的美白机制还有:抑制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化;降低肥大细胞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干预后者促进黑素生成的功能;降低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的产生,减少色素合成。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美白成分的应用,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物有甘草提取物、桑树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绿茶提取物、原花青素等。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原花青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可有效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剂。但植物提取物也存在缺陷,如稳定性差、易失活、易变色等。

烟酰胺

烟酰胺是烟酸(维生素B3)的一种生物活性形式,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还可抑制黑素小体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移,既可以干预黑素的合成,又可以干预黑素的转运过程,从而达到美白的功效。

化学剥脱剂

化学剥脱与上述美白过程不同。化学剥脱是通过化学损伤,使衰老死亡的浅表角质层剥脱,其中包含的黑素也随之脱落。化学剥脱剂通过加速角质层的更替,加快黑素从表皮层的代谢和脱落,使皮肤颜色变浅、富有光泽感。常见的化学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乳酸等。

化妆品中添加的果酸浓度通常不超过6%。低浓度的果酸可使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性减弱,加速表层角质的代谢和脱落。需要提醒的是,化学剥脱剂并非适合所有人,皮肤敏感的人不要轻易尝试。另外,化学剥脱剂使用过度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用频次应根据皮肤的耐受程度调整。

广告